一切都是那麼順利、美滿。
而這所有美好的轉折點,是董潔婚姻的解體。
2012年10月20日,董潔工作室突然發布一則離婚聲明。
字裡行間,潘粵明成了一個嗜賭成性、有家庭暴力、對婚姻極其不負責任的男人。
外界一片譁然。
對此,潘粵明站出來澄清: 「對於我曾深愛過的女人,我想告訴你,對你對我們的感情我問心無愧!我什麼都沒做,我還在等,因為我愛孩子,愛這個家!」
而董潔的回應,卻是悄悄帶著兒子頂頂,離開了他們的家。
不久後,董潔和王大治的激吻照傳出。
隨後,潘粵明也以誹謗罪將董潔的經紀人告上了法庭,最終勝訴。
經紀人被要求公開致歉,但經紀人卻說一切全是董潔讓她做的。
至此,董潔的名聲,一落千丈。
面對個人名譽和事業,董潔沒有做出任何回應。她關閉了社交平台的評論,帶著兒子頂頂回到了大連的老家。
她像是一隻逃避的鴕鳥,將頭埋進了沙子,用躲避來面對外界越炒越熱的輿論。
她的一手好牌,為何會被打爛了?
婚姻永遠是一場雙人遊戲,風起時,沒有一個人是安全的,娛樂圈更甚。
這場離婚鬧劇,給董潔和潘粵明的事業,都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
只是,年少便成名的董潔,真的會不清楚娛樂圈的遊戲規則嗎?
她或許比誰都清楚,所以,她要在一開始就占領輿論高地。
她恐懼風暴的力量,所以她選擇了「先發制人」。
這樣,她才是安全的。
所以,真相大白後,她才會像鴕鳥一樣躲了起來。
因為內在更深的恐懼與焦慮,讓她沒有力量再面對外界越炒越熱的輿論。
當一個人越著急占領輿論高地,越想要證明自己時,驅動他的,是恐懼。
這樣的行為,是一種無意識的逃避反應。
它由內在「未被看見的恐懼」所驅動,是你內在的保護程序。
所有我們不敢承擔的責任背後,都藏著一個人內在深層的恐懼。
它或許張牙舞爪,大罵他人,把責任推卸到他人身上;
又或許是隱藏、壓抑,用更深的指責懲罰自己的怯懦。
但不管它在你生命的展現形式如何,當它未被看見時,都在影響著你的生命。
這份恐懼,是你生命里隱藏的「破壞力」
如果再往深走一步,我們就能看到——所有你不敢面對的問題背後,都隱藏著更多的東西。
有一位女友S,她曾說起自己的故事:
「要不是女兒,我早就離婚了。
我與老公結婚十多年,總是爭吵不斷,有時他氣到跳腳還會打我。
為了女兒能夠有一個完整的家庭,每次吵完以後,我只能一個人蹲在角落裡哭。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