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董潔改變自己的第一步,是她選擇了直面自己內心那些「隱藏」的恐懼。
但這個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生活中一點一滴地歷練起來的。
首先:它需要我們去看見、識別我們的內在恐懼:
在外界的輿論攻擊前,是否感覺芒刺在背、手足無措?
在一段難受的婚姻或感情中,是否感覺到無奈和無力而不敢輕舉妄動?
面對孩子的不斷長大,會不會感到無法適應,依然總想要讓他聽自己的安排?
這些都是我們自然的反應,是我們固有的內在模式。
每一次遭遇不敢面對的問題,都會觸發到我們內在的恐懼和不安。
看到它,並去擁抱和安撫它。
然後從這裡,我們可以慢慢出發,和那份恐懼做朋友。
其次:好好愛自己
如果可以和恐懼對話,也許它可以對我們有一個提醒。
它在提醒著我們,要好好地愛自己。
只有好好愛自己的人,內在才會湧現出穩定的自我力量。
它會幫助你,自然的遠離各種消耗自己的人、事、物。
也許,糟糕的關係、無聊的工作、窒息的親情仍然令我們感到習得性無助,想要逃跑,但我們仍可以做點什麼。
就像蔡瀾先生在《不如任性過生活》中所說,「我們一有機會,便儘量去笑吧,我們一遇到喜歡的人,便儘量和他們接近吧。避開負面的人,尊敬可怕的,而遠之。走遠幾步路,去吃一間比較有水準的餐廳,別對自己不起。」
美好的事物,往往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蓄積力量。
讓恐懼一點點的瓦解,讓美好一點點的進來,你的生命自然會一點點的提升。
到那時,也許你會發現,從前種種,譬如昨日死;從後種種,譬如今日生。
策劃 | 艾米
編輯 | 艾米
主播 | 喜馬拉雅主播,寧語。
【張德芬空間】
粉絲福利來啦!!!
邀請你加入芳療學習群,
女性必備的精油保養知識
手把手教你用精油解決
痘痘、 婦科炎症、水腫、皮膚過敏、風濕等日常問題
快來掃碼入群
開始寵愛自己吧!
今日話題
親愛的,從董潔身上,我們看到了內在恐懼的「破壞力」,你是如何看到和突破你的內在恐懼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