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姐經常買山藥讓弟媳煮給母親吃,弟媳:想孝順自己干別支使我

2023-12-01

陳月華已經八十高齡,行動不太方便,但還能勉強自己站立行走幾步。她的腿腳不太聽使喚,需要靠拐杖支撐,步履蹣跚。

只要有人在身邊照應,陳月華還能過得舒適自在。

陳月華的老伴早已因病去世,如今她獨自一人住在鄉下的老宅。這個老宅是她與老伴一磚一瓦建起來的,屋子簡陋但溫暖。

大兒子小剛去了沿海一個發達城市打工,已經有十幾年沒回來看過陳月華了。

他經常忙於工作,鮮有時間回家看望老母親。陳月華偶爾給小剛打個電話,也只能聽到他匆匆的應付。

次子小強打算投靠一個遠房親戚,去了一個內地的省會城市謀生。他去了之後就很少聯繫家裡,有時隔了幾個月才打個電話回來問候一聲。

陳月華的三個女兒也都嫁出去後定居他鄉。最大的女兒敏嫁到了縣城,丈夫是個商人,生活比較富裕。

最小的女兒秀嫁到一個相當遙遠的地方,陳月華好多年沒見過她了。

陳月華的孩子們都各奔東西,過上了自己的生活。偶爾他們會打個電話回來問候,但真正照顧陳月華生活起居的,就只剩下兒子小明和兒媳一個了。

她時常感謝上天,賜她這樣一個孝順靠得住的兒子和兒媳。

小明和他的妻子都是當地人,兩口子感情很好,從小一起長大,結婚也有十多年了。

他的妻子也不懂農活,能吃苦,常常上山去撿野菜,幫補家用。

兩口子過著簡單的鄉村生活,雖然境況貧寒,但互相扶持,感情十分牢固。他們雖然沒有孩子,但因為孝順老母親陳月華,鄉親們都誇他們是模範夫妻。

十多年來,小明和妻子一直在鄉下陪著陳月華生活。小明白天在地里勞作,妻子則在家照看陳月華的起居飲食。

起初陳月華還能自己動手些簡單的事,後來身體每況愈下,妻子便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久而久之,妻子自己也出現了腰疼腿軟的毛病。

但是,妻子從不吭聲,只是默默地承擔起這一切。她心想,公婆對自己很好,如今公婆老邁,這是應盡的孝道。

小明也盡心照顧母親,他請鄉里醫生經常來給母親看病,有時自己騎著自行車背著母親去鎮上的衛生院檢查身體。

其實,妻子也感到這十幾年的照顧已使自己吃盡了苦頭。但是為了公婆,她都忍氣吞聲,從不向小明或旁人抱怨。

陳敏已經嫁到縣城三十多年了,丈夫經商比較成功,生活富裕。她有了城裡人的派頭,不再像從前那樣樸實質樸。

這些年來,陳敏過得很滋潤,但很少回家鄉看望老母親陳月華。起初還會常回來,後來時間一長,就漸漸地只有過年或節日才短暫回來看看。

今年春節,陳敏回家過年,看到母親陳月華頭髮花白,步履蹣跚,不再像從前那麼精神。

陳敏心中升起一種內疚的感覺。她想,自己嫁出來這麼多年,生活越來越好,可母親還孤苦伶仃地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裡,實在令人不忍。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自那以後,陳敏開始頻繁地回家看望陳月華。她開車回家,常帶一些城裡的好吃食品,還添置了一些衣物用品給母親。

陳敏也由衷地感到高興,她覺得能多回家看看老母親,是上天給她的福分。

每次回家,陳敏都會細心地照顧母親,幫她洗漱,做飯,敘舊聊天。陳月華見女兒這樣孝順,心裡順眼多了,臉上的笑容也多了許多。

陳敏回家看望母親陳月華,經常會帶一些補品給她。她聽說山藥對老人的健康很好,就經常從縣城買新鮮的山藥帶回家。

一天,陳敏又帶了幾斤新鮮的山藥來看望陳月華。她熱情地對陳月華說:「媽,這山藥是今天早上剛從城裡帶回來的,還是熱乎的,很甜很嫩的。

陳月華笑著說:「那就辛苦你把山藥刮乾淨皮再給我蒸了吃吧。我老了,嚼不動那層硬皮,刮乾淨了會好吃些。

陳敏忙說:「這個你就別操心了,我叫媳婦幫你弄吧。她年輕力壯,刮個山藥皮肯定很快的。

小明的妻子本來手頭上有活兒,被陳敏這麼一吩咐,心裡很不是滋味。她想推辭,但看著陳敏的臉色,也不好直說不幹。

陳月華等了半天沒等到吃的山藥,急了,對小明的妻子說:「我的山藥呢?快給我刮皮蒸了吧,都冷了不好吃了。

小明的妻子憋著一肚子氣,但也只能老老實實地把山藥刮乾淨皮,蒸給陳月華吃。

小明的妻子心裡火大,覺得陳敏不過來幾次就敢使喚自己,實在沒有搞清楚自己的身份。

陳敏又來了幾次,每次都讓小明的妻子給陳月華準備她帶來的補品或東西。

小明的妻子對陳敏的態度很不滿,但礙於她是公婆的女兒,也不好直接與她對著干。

但是,妻子對陳敏的樣子記恨在心。她在家裡對小明不斷抱怨陳敏的所作所為,說她不過才回來幾次,就那麼囂張跋扈,把自己當做是她的傭人使喚。

小明勸妻子別計較太多,姐姐性格直爽些,妻子就忍一忍。妻子氣憤地說,忍是忍了,但總要給陳敏一個明確的信號,別看不起人!。

一天,陳敏來的時候,小明的妻子鼓起勇氣,決定與她談談。她說:「陳大姐,我照顧月華老是您母親,您不用操心。

陳敏聽了大為光火,她怒斥小明的妻子沒禮貌,自己是長輩,怎能讓她來使喚?兩人爭執起來,陳月華在一旁勸解,才沒把事態弄得更僵。

從那以後,陳敏對小明的妻子很反感,覺得她養不教,不懂規矩。她再也不像從前那般積極地回家看母親,也不再帶東西給陳月華吃。

小明的妻子終於鬆了一口氣,她慶幸給了陳敏一個教訓,使她不敢再來使喚自己。

陳月華雖然失望女兒不再回來,但她明白妻子的苦衷,也體諒她多年的辛勞。

這件事過後,陳月華經常自己默默反思,想弄明白這場爭執的起因。她意識到,家庭和睦最重要的是互相理解和體諒。

作為老人,她不應該什麼事都要兒媳婦伺候。兒媳婦從小就嫁進門,這些年辛苦照顧自己,現在又身體不好。

女兒回家孝順也是好心,但不該過分要求兒媳。女兒畢竟嫁出去了,不能過分插手家務事。

陳月華嘆息,家庭和睦固然需要雙方共同呵護,但作為老人,自己更應以寬容待人,以德報怨。

其實,晚年能有孩子相伴左右,是自己的福分。女兒不常回來是正常的,兒子兒媳能一直陪著自己,已經很知足了。

陳月華還體會到,家庭關係需要智慧維護。作為老人,自己反而應該主動包容孩子們的脾性弱點,而不是要求太多。

陳月華決定今後要以寬廣的心態對待家人。她會向兒媳表達感激,勸女兒別與媳婦一般見識。

這件事使陳月華的人生觀、價值觀都有了提高。她懂得了很多做人應有的智慧。


相关文章

  • 和男朋友戀愛2年,同居後我讓他每個月給我一半工資,結果被分手
  • 小叔一家蹭住我陪嫁房2年,我賣掉陪嫁房弟媳大怒:我們一家住哪
  • 親家問我退休金,我說6000,沒想到第二天就收到了借錢的電話
  • 和老婆離婚後,小姨子卻突然來找我:姐夫,我出事了,救救我
  • 70歲老人對子女說:我們不需要你們的陪伴,少來幾次就是孝順
  • 3000退休金40萬存款,拒絕兒媳找的工作,我見不到孫子了
  • 中專同學聚會,班長問大家退休金,我說9000,當晚被踢出同學群
  • 離婚後,我把新女友帶回老家,侄兒驚叫一聲跑了:不好了,狼來了
  • 小姑子總在後半夜跑我家貼面膜,直到我換了一把鎖,我家才清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