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拗不過兒子,這門婚事最終還是成了。兒子婚後不久,就意識到身上的壓力很大。雖說他的工資不算低,但每月的房貸,家裡的開銷,加上準兒媳的工資不高,所以每個月的錢,都要計算著去用。兒子時不時給我打電話哭窮,希望我們能幫襯一下。但我還在生氣,明明只要回老家,就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可他自己不願意。
既然是自己選擇的路,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非要讓自己辛苦,那就自己走下去吧。反正我還在生氣,肯定不會幫忙。後來是為啥又去了兒子家裡呢?是因為孫子出生後,親家母出爾反爾,當初說好不讓女兒遠嫁,自己能幫襯女兒。結果結婚後,聽說經濟上的幫襯沒有,還用生活費當藉口,婚後半年就開始問女兒女婿要錢了。
就連幫忙帶孩子這件事情,也因為兒媳婦懷上了二胎,而表示只能繼續幫襯幾個月了。如果沒人帶孩子,兒媳婦就得辭職,家裡的生活壓力會更大,或者會直接沒法過日子。所以兒子又想到了我,這個時候我已經退休了,在時間和精力上,確實合適。不過我一開始沒答應,不是我氣性大,而是我覺得就該讓兒子吃些不聽老人言的苦頭。
但沒幾個月,我老公意外去世,剩下我一個人。我整個人都蔫了,一點精神頭都沒有。兒子在辦好後事之後,再次提出讓我過去。這次帶孩子是順帶的事情了,兒子的意思是,我一個人了,乾脆就和他們一起生活,以後就跟著兒子養老了。我為了避免觸景傷情,加上也不是真的不想幫襯兒子,所以就答應了。
當時兒子勸我賣掉村裡的房子,說:「媽,以後你跟著我養老,也不回來了,房子空著也浪費,不如賣掉換點錢。」但我沒同意,,要是賣掉了,我就再也找不到任何和我老公相關的生活痕跡了。萬幸我當時拒絕了,我後來回想,要是我把老房子賣掉了,這次回去,都沒有落腳之處。
我知道婆媳之間,相處不容易,想著自己是長輩,以後又要在這裡養老。所以我儘量不和兒媳婦鬧矛盾。我多做事,少說話,起早貪黑,盡心盡力帶孫子,做家務。加上我還把每月4000的退休金拿出來當家用,讓這個家的經濟壓力,減輕了不少。所以我和兒媳婦之間,一直都是客客氣氣,並沒有吵過架。
這樣的日子,過了10年,我本以為我的付出,兒媳婦會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就算孩子大了,不需要我照顧了,隨著我的年齡越來越大,以後可能會倒過來麻煩子女。我也認為,我能在這個家,一直住下去。但很可惜,兒子不關心我,兒媳婦不心疼我。兒媳婦心疼自己娘家媽媽,卻想盡辦法,讓我在還能動彈的時候,為這個家多賺一些錢。
所以我還沒輕鬆幾天,兒媳婦就開始在飯桌上說起對門鄰居張大爺兩口子,退休了還打工賺錢,幫襯子女。然後還說人一旦上了年紀,反而不能天天閒著,要做一點事情,才對身體好。兒媳婦見我一直笑,卻從來不搭腔,著急了。終於直接和我說:「媽,樓下水果店服務員每月5千,很輕鬆,你要是去做,既然賺錢,還能鍛鍊身體。」
我抬起頭,笑著看了兒媳婦一眼,說:「好事留給親家母。」我的意思很明顯,這麼好的事情,兒媳婦這個女兒,還是把這件事情,留給自己娘家媽媽好了。見我拒絕,兒媳婦有點氣急敗壞,說了一些難聽的話,兒子趕緊阻止了。可能是多年以來,我一直逆來順受,萬事都是她說了算。
所以我拒絕了,兒媳婦還是準備過兩天繼續說,反正她的目的肯定要達到。但我沒給她機會,我在她再次提起這個話題的時候,我說自己要回老家,以後都不會過來了。兒媳婦愣住了,兒子更加不知所措。兒媳婦哭著鬧著回了娘家之後,兒子看著我的行李,沉默了好一會,說:「媽,你一定要把事情搞成這樣嗎?你真的不管我了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