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嘆了一口氣,對兒子說:「當初你說,就算是父母,也不能自私,不能因為想要子女留在身邊,而不讓子女選擇自己想去的城市。那麼就算是子女,也不能只考慮自己,父母雖然有養育子女的義務,但成年之後的人生壓力,和父母是無關的。」我的意思很明顯,對子女的幫襯,我已經盡力了。
兒媳婦不懂得感恩,對婆家只有索取,而沒想過回報。這樣的兒媳婦,以後在婆婆沒有能力之後,肯定會把婆婆掃地出門的。所以我這個婆婆,還是自己先走吧。我不知道兒子能不能理解我的話,但言盡於此了,他的人生,還是要他自己撐過去。我自己存錢養老,不給他增加負擔,算是對兒子最後的幫襯了。
我回家後,兒子倒是每周都會給我打電話,噓寒問暖,反而比之前更加親近了。我不怪他,也不想去想,他的轉變是不是有目的。總之,我已經安排好了我自己接下來的路,所以,就這樣吧。你們說,生兒育女,到底是為了什麼?
圖片|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