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打光棍」這個三個字,其實在我們腦海中,相信很多人會浮想出一個男性的形象,畢竟縱觀各種報道,各種身邊的經歷,一輩子單身未婚的老頭隨處可見,單身未婚的老太那就顯得鳳毛麟角了,是件新鮮事。
在上海有一位68歲的阿婆,她一輩子沒有成家立業,面對為什麼不結婚的提問,阿婆心態倒是很開明:不想結婚,沒有遇到合適的,父母催也沒辦法,就是不想結。
這個回答聽起來倒頗似我們當下年輕人對待婚戀的佛系和不將就的觀念,婚姻畢竟是人生大事,寧缺毋濫是我們很多人婚前一直堅持的底線,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人妥協了,放棄了自己當初堅守的初衷原則,這麼看來,這位阿婆能說到做到,以合適作為婚姻的准入門檻,而且在她那個傳統的年代,備顯難得。
對於這位68歲的阿婆而言,時間如白駒過隙,自己從一位青春的少女變成了孤寡單身老人,兄弟姐妹也各有各的家庭,她也不方便打擾各位兄弟姐妹,自己從2000年退休至今一個人蝸居在9平方的鴿子屋坐等拆遷,寂寞是她晚年直面的挑戰和問題。
如果放在其他普通老人身上,要麼可以攜手老伴共話夕陽,即使老伴不在了,也會重新找新的老伴避免自己陷入孤零零的悽慘境地,要麼含飴弄孫,總之,人老了,知道自己時日不多,那麼就更加需要一個明確的目標支撐著自己活下去,度過這枯燥單調的晚年。
阿婆對這個問題的回答再次讓人體會到不一般的感受,她表示無聊的時候,天氣好找街坊聊天,天氣不好自己一個人房子裡面玩紙牌,自娛自樂,顯得非常的豁達自在。
當她被問到為什麼不再找一個老伴一起安度晚年,阿婆一口回絕,表示沒必要再找,自己一個人過過算了,就等著房子動遷拿錢重新買個大點的房子與自己的妹妹住在一起,畢竟自己有白內障,視力不太好,以後難免需要人照顧,和妹妹住一起兩個人好有個照應。
原來從其口中得知,妹妹是她的監護人,妹妹也在外面租房子住,兩個人都在等老房子拆遷,這樣才有錢換新的房子,讓人感到確實很無奈,沒錢是最大的問題,所以為了以後的養老,阿婆拿著四千的退休金,另外還在幫鄰居老人做事賺錢,因為她意識到錢對她太重要了,她一再強調人老了沒錢不行,自己現在賺錢就是為了預防明天的年老。
看到這位上海阿婆的人生過往,聯想到當下,其實我們很多年輕人也在面臨類似的問題,城市裡面大齡剩男剩女是一個突出的問題,他們一邊渴望愛情,一邊高傲地保持單身,面對家中父母地催婚,他們的內心也在經歷焦慮。
「不合適」是很多人對於自己單身給出的理由,過去那種保守傳統的社會輿論氛圍壓制很多年輕男女內心對愛情的渴望,有婚姻沒愛情是很多老一輩人的真實寫照,他們這種先結婚後戀愛的婚姻衍生出很多問題,因為沒有感情被強行粘合,他們這一輩子過得很憋屈,很想掙脫這種婚姻的束縛感,但是卻憂慮子女親戚帶來的輿論壓力,他們不敢年老再瞎折騰給外界帶去笑話,所以有些老人在得過且過中渾渾噩噩地走向人生終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