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遵義一位新郎在迎親的時候,因為新娘表示內衣買小了兩個號,從而女方拒絕發親,這件事在網絡引起很大的爭議,目前這場喜事以離婚收尾,大起大落,劇情戲劇化,結局悲情化,讓人不勝唏噓。
這件事起初是男方請的司儀在視頻中表示本來新婚之喜,結果因為一件內衣被拒絕迎親,婚宴變成了元旦聯歡會,那時對事件的說辭基本上來源於男方之口。
當事情捅到網絡上,隨著事件的不斷發酵,女方家人承受了巨大的輿論指責壓力,新娘及其父母也現身說法,回應了網絡的質疑。
綜合男女雙方目前的說法,我們很明顯感知到他們都是站在有利於自身的立場上去闡述這件事的原委,或許我們很難從單一方面了解事情的真相,即便如此,從雙方的說辭中依舊可以捕捉這件事背後的邏輯。
新娘本人發聲表示: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當初在彩禮這件事上彼此就鬧得非常不愉快,女方要88000,男方當初出價是68000,雙方就已經為此結下了心結。
彩禮數額的多少本身就是需要男女雙方坐下來商談,通過協商達成一致,從女方的表態可以看出她們對於彩禮的數額有自己的心裡價位預期,而男方的出價也有自己的底線預期,雙方當初互不妥協,男方或許認為女方漫天要價,女方或許認為男方這點彩禮不夠顯得尊重。
雖然最終男方接受了88000元的彩禮要求,但心裡其實已經在憋了一口氣,對於女方而言同樣如此,也對對方產生了不滿的情緒,只是雙方不滿的情緒被結婚這件大事暫時掩蓋了,雙方看似放下成見,握手言和,其實彼此早已互不信任,只是缺乏一個導火索。
再說到內衣這件事上,據說男方事先給了88000元的彩禮加上2萬買衣服行頭的錢,最後才知道女方並沒有用這2萬買衣服,這件事最後還是落在了男方身上,這個細節就表明了雙方在舉辦婚禮這件大事上溝通不暢,甚至讓人高度懷疑雙方溝通不暢的背後可能婚前就已陷入了冷戰狀態。
新娘在晚上12點通知男方內衣買小了兩號,讓男方母親及其親友想辦法重新購買一件合適的女士內衣,結果這件事成了雙方撕裂的直接導火索。
新郎指責新娘刻意為難人,確實在晚上12點很難再去商店購買到內衣,帶著這股不滿的情緒發泄給了新娘,斥責其沒事找事,在新婚大喜之日存心找不痛快,也就有了新郎聲稱「愛結不結」的言論。
而對於新娘女方而言,她或許並沒有意識到晚上12點能否購買到內衣的可行性,而新郎惡劣的回應態度讓其無法接受,進而為自己辯解這並不是內衣的問題,只是男方的一個態度問題。
其實兩方結合起來乍一聽都有道理,但唯獨雙方失去了互相理解和尊重,如果女方能意識到自己的不妥,如果男方能心平氣和地解釋自己的難處,或許這一切就都不會發生,只是這世界上唯獨缺少的就是後悔藥。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