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我們大人的撮合,兩個孩子互留電話和微信,一切水到渠成!
分手後當天晚上永翠就來電話了,說她姑姐兩口子包括小薇在內,對汪成和我們這個家都沒意見。
我一聽心裡樂開了花,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就這樣,讓兩個年輕人各自跟單位領導請了假,我們決定在正月初八正式「看門頭」和「送定規」(老家男女相親的幾個步驟)一同進行。
因為那一年正是「口罩」剛開始,農村也不讓大規模的聚集,我們一共只辦了三桌人,把兩個孩子的婚事就定了。
雖然我們家住的是二層小樓,里外裝修的像別墅,但如今農村有房再好也沒用,現在兒子娶媳婦,誰家在城裡不買樓房呢?
但我們家情況有點特殊,按道理本應該在省城買房,因為兒子工作單位在那,只不過他人不在省城上班。
還有就是兒媳小薇工作單位在寧波,還是個合資企業,給她上了五險一金,她也不可能為了住婚房,調動工作啊。
我們權衡再三,覺得還是把房買在寧波吧,自古說「女人家、女人家」嘛,今後媳婦在哪,兒子就以她那邊為家吧。
因為兩個孩子年齡都不小了,我想趁自己身體不錯早點抱孫子呢。
於是我拿出多年來的積蓄,在兒媳小薇單位不遠處,按揭了一套120平米的樓房。
因為親家就是在寧波搞裝潢的,所以就一手交給他帶人干,各方面我都放心,我和俊明就做個甩手掌柜,房子裝修好去看了一趟,稍微晾了晾通通風,兩個孩子就把結婚證領了。
兒子的婚禮也辦的簡單,親家兩口子一點不挑剔,因為他們跟我們家一樣,就一雙兒女,小薇哥哥幾年前就結婚了,孩子已經3歲多,只不過一直都是小薇嫂子自己帶,親家兩口子貼補錢。
早在房子裝修好後,我就對小薇說,反正房子大,汪成也常年不在家,親家兩口子還在外面租房住,不如讓他們省點錢搬過來住算了。
其實我說這話也是言不由衷,誰願意辛苦買的房讓別人坐享其成呢?但考慮到親家他們跟兒媳就在一座城市,相隔也不遠,即使我不說,假如兒媳小薇讓他們住了,我也說不出啥,還不如做個順水人情呢。
誰知道小薇對我說:「媽,我不想讓我爸媽過來住,一是這這房他們沒花一分錢買,其次就是怕我嫂子有想法,在她認為世上沒那麼簡單的事,我把我爸媽弄過來後,她會認為老兩口在經濟上貼補我了呢,這樣顯得分家不清,還是別給自己添麻煩吧。」
聽小薇這麼說,我心裡簡直就像被熨斗熨燙的那麼「絲直滑溜」,她不當「扶兄魔」不說,年紀輕輕考慮事情竟然這麼貼譜,實在是難得!
這樣的兒媳婦打著燈籠都難找,真是婆家的「爬牆虎」啊,我打心裡喜歡小薇這個丫頭,甚至有時候超過了女兒汪蓓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接下來我就盼望著小薇早點給我們家生個孫子,我好趁身體不錯幫他們帶大。
小薇很給力,去年10月份在醫院平安生下了一個大胖小子,當兒子把電話打回來報喜的時候,把我激動的眼淚在眼眶裡直轉。
那時候疫情防控還是緊張,我一時半會兒沒辦法趕到,所以提前就給他轉了2萬塊錢,讓他找個月嫂幫著一起照顧,我把家裡安排好再趕過去。
其實我當初想讓親家母幫著伺候月子的,最好以後能幫著照看孩子,因為我家裡還有幾畝責任田,俊明還沒退休,他大半輩子沒做過飯,我怕我走了他一個人在家不放心,大不了貼補些錢。
當我把自己想法說出來時,小薇立馬否定了,她說:「還是別讓我媽來照顧吧,我和我哥從小都是我奶奶一手帶大的,她根本不會伺候。」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