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兒媳婦這麼說,我也不好強求了,只得按計劃辦,自家孫子我當然義不容辭的要照看。
做好一切準備,到了寧波還在賓館做了一個多星期的隔離,隨後正式到兒子家「上崗」看孫子。
我來兒子家後其實大部分時間就是我們婆媳倆帶孫子在家,兒子的工作性質決定他不能守著「老婆孩子熱炕頭」。
兒媳小薇性格挺好,大大咧咧的一個人,因為就是當本地長大的孩子,飲食習慣各方面都大致相同,再說我就這一個孫子,當然一心為了他們。
其實每次跟女兒通電話時,女兒也跟我訴苦說孩子上學沒人接送,還花錢找的鐘點工,哪有自家人放心啊。
我每次都跟女兒打著哈哈糊弄過去,我要給孫子「留崗」。
女婿爸媽在他很小的時候就離異了,後來都各自成家,女婿還是爺爺奶奶一手帶大的,跟他父母沒啥感情,所以更談不上給他們看孩子了。
但我也不可能不管自家孫子啊,有困難只好讓他們自己克服。
好在女兒比較體諒我,中國人就是這樣的傳統習慣,任何時候都是以兒子為主。
再說後來我跟小薇相處的關係很融洽,他們還有按揭貸款要還,我們老兩口自然要多幫扶一下。平時買菜小薇也給我錢,三百五百不定期的給,小薇還善解人意的對我說,沒錢了就跟她說。
其實現在三五百塊錢根本不經花,幾天就沒有了,我也不想找小薇要,她想起來就給,想不起來就算了,反正老伴的工資卡在我手裡,貼補點就貼補點吧。
孫子小的時候我也沒打算往老家帶,怕水土不服麻煩,雖然惦記老伴身體和一日三餐,但只能通過電話囑咐,「遠水救不了近火」啊,只能這樣了。
自打我到寧波後,親家兩口子很少來,哪怕是節假日,也不聽小薇給他們打電話讓過來吃頓飯。
一開始我以為是因為我在這,他們不好意思來呢,所以我好幾次誠心實意的對小薇說,趁星期天有時間,叫上她父母和哥哥嫂子一起來聚聚(小薇哥嫂也在寧波打工)。
每次小薇都笑笑說「好」,但每次只有她父母來看看外孫子,然後吃頓飯就走,哥嫂自打我來後,就沒看到過來。
不過今年五一小長假剛開始,聽小薇說她爸媽和哥嫂一家三口準備回老家,我就讓他們都過來吃頓飯。
聽我說了好幾遍,再說兒子也從武漢回來了,小薇才給他們打去電話,兩家人好熱鬧熱鬧。
本來我以為小薇要去飯店請她娘家人一頓呢,兒子也是這個意思,但小薇反對,說飯店太費錢,又不是外人,就買菜自家回來做,反正都放假在家。
聽小薇說的合情合理,我也認為可行。晚上跟老伴視頻聊天時,我還夸兒媳婦小薇是過日子的一把好手,知道節省。
本來準備讓老伴到寧波來的,但他單位要值班,走不開,我想在國慶節放假吧,正好把孫子斷奶,我好回去過幾天。
那天聚餐是家裡人最多的一次,小薇的小侄子果果滿屋子跑,爬高上低很是淘氣,還時不時跟我孫子搶玩具,把孫子還逗哭了。
但我們都沒往心裡去,小孩子嘛,不就這個樣子嘛,又不常來。
親家他們一家吃了午飯,下午幾個人還玩了半天麻將,我負責收拾廚房,順帶看孩子。
親家母緊把緊看著自家那個淘氣孩子,怕磕了碰了,不到5點我又開始準備晚飯,讓他們吃了再回家。
就這樣,直到快9點半,親家一家5口才開車走。
小薇讓汪成照看孩子,她跟我一起收拾碗筷,打掃衛生。
小薇邊收拾,邊數落道:「我嫂子把這孩子慣的能上天,我爸媽還不敢說,好在沒住在一起,要不天天要吵架。」
說完,她又去飄窗上收拾親家母拿過來的東西。
小薇拎著一兜蘋果,撅撅嘴不屑的對我兒子小聲說道:「你看看,這就是我嫂子的『大手筆』,要不我咋不願跟他們打交道呢,連我爸媽都是這樣的人,真是『小洞裡爬不出來大螃蟹』!」
聽小薇數落娘家人,我兒子笑笑替他們辯解道:「他們收入不大,你嫂子這麼多年也沒出來工作,情有可原的,」
不等我兒子把話說完,小薇氣呼呼的說道:「算了吧,我爸媽收入可不小,雖然這兩年因為疫情,但我爸沒耽誤掙錢。就拿給我們裝修房來說吧,也沒優惠多少啊,都是一五一十收的錢!
只不過用的材料沒有偷工減料而已。但我媽動不動打電話跟我訴苦說沒錢,他們每年就像『交租』似的,給我哥他們倒是一點不吝嗇!
所以我跟他們打交道都要留個心眼,輕易不敢招惹他們!別到時候把錢讓我哥嫂搜刮乾淨,到時候沒勞動能力了再指靠我!」
我拿著笤帚準備去客廳掃地的,但聽小薇在小聲吐槽,我就沒好意思出去。
但她和兒子所說的話,我全聽見了!
看我走出來,小薇不好意思笑了笑,就沒吱聲了。
晚上我躺在床上把小薇說的話在心裡濾了一遍,開始是欣喜,覺得小薇這樣做的對,既然親家兩口子那麼顧及兒子孫子,那是不能到時候指靠女兒女婿。
可再細想想,有點後怕:小薇對自己親生父母都這樣,何況公婆呢?目前我們還能動彈,手裡還有幾個錢,那到老身體不好再沒積蓄貼補他們了,該怎麼辦?
所以我決定要未雨綢繆,跟小薇談談。
第二天中午吃飯的時候,當著兒子兒媳的面,我說了以下3條:
把孩子斷奶後我帶回老家帶,這樣能在老伴身邊照顧他的飲食起居
我對兒子兒媳說,我到老沒有退休金,全靠老伴拿點,不把他身體保重好,一切都是空;
除了孩子打疫苗必須到寧波定點醫院外,其他時候能不回寧波就儘量不回來,如果小薇想孩子,就自己抽空回來
這樣我避免老帶小兩頭跑,我省心點;
把孩子帶到上幼兒園後,我就回老家
對於這一點其實我臨去的時候就跟老伴說過。父母是要在兒子兒媳困難的時候幫一把,但要適可而止,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呢。
小薇聽完我提出的這三個條件,臉色馬上就不好看了,抱著孩子就去了房間,估計心裡不高興。
但我無所謂,總不能沒完沒了的讓公婆做一輩子「老黃牛」吧,反正我的主意就這麼定了!
我算算兩年後孫子上幼兒園,我還不到60歲,在農村6、70歲的人外出打工掙錢很普遍,我哪怕就在家門口的園區幹活,一天還能掙百兒八十塊呢,輕鬆又自在,還能給老伴做一日三餐。
至於兒子兒媳以後會不適應,那也要慢慢克服。
我想好了,餘生把自己和老伴的身體照顧好,多攢點養老錢,「手有餘糧、心裡不慌」,將來即使投靠兒女們,手裡沒錢不好使!
大家認為我的計劃對不對?關係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