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央視《鳴龍少年》遭痛批,校園劇要的是接地氣,而不是「接地府」
這段時間,國產劇市場那可謂是十分熱鬧,三天兩頭就有新作上線,帶來了多個新的影視作品,相關熱點話題持續飆升。
這不,《戀戀紅塵》《兇案深處》這兩部新劇剛剛熱播,央視就又帶來了新的作品。
這一次,央視攜手校園劇回歸,是一個今年以來比較新鮮的一個題材,將以老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作為重要的看點。
劇情通過在鳴龍中學的高三學子中選拔人才去組織一個新的班級,挖掘學生的潛能。由鳴龍中學的兩位老師選擇學生去組成新班級。在這過程中,因為不同學生的條件不一樣,有部分同學想輟學打工。
面對學生在這個關鍵時刻動搖,兩位老師想盡辦法幫助學生渡過難關,並且還開展心理教育指導,鼓勵學子在新的人生路上不斷勇往直前,通過高考走進一個更加燦爛的未來。
《鳴龍少年》這一個校園題材還是比較有吸引力的,又因為是央視看好的作品,坐鎮演員又是人氣和實力並存的知名演員,劇未播就有高人氣關注。
各方面高水準配置,讓不少觀眾對該劇有很大的期待,首播的熱度一度飆升。
不過,首播看來,開播前後作品口碑兩極分化,相關的劇情看點引發爭議。尤其是在人設塑造和劇情真實性上,首播就有多個爭議。
內容主要是圍繞高考這一個熱門話題發展,那麼劇情就主要想往真實性和貼近實際性發展,是以內容的接近生活、接近實際劇情去引發觀眾的觀劇共鳴。
然而,才剛剛播出兩集,這部電視劇就在「真實性」上失去了觀眾緣。
看了開局的劇情看點,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一個以高考為噱頭的勵志爽劇走向。而爽劇的發展形勢就註定劇情「失真」,是與題材本身本質自相矛盾,這意味著觀眾一開始以為的勵志內容懸浮,沒有實際參考價值。
劇情脫離實際,看點太過懸浮
劇情上,這部電視劇主要以從高三學子裡面去重新組合一個新班級的形式來引出下面的劇情發展。高中分班是學校常採用的促進學生不斷在學習上有競爭力和積極壓力,推動學業不斷進步、成長的形式。
可是這樣的方式一般都是在高一高二這個時間節點進行組織,而不是用在高三這一個緊張的學習階段。高三分班意味著學生不僅要跟新的夥伴重新熟悉,也要重新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
在這個過程中,各方面情緒調整和學習計劃都被打亂了,要適應的話也需要一段時間,可這大大減退了學習時間。顯然,其中各種複雜的原因,使得幾乎很少有高三分班的情況。
新班級成員竟然是讓兩個老師自主去各班級挑選和動員學生組合成新班級。看到這裡,忍不住想吐槽,為了增男女主的光環,直接放棄實際問題考慮了?
一般分班級是經過嚴格考察而篩選比較有潛質和實力的學生上去組成尖子班,不是僅僅只從老師的角度,並且還是兩個新班級的新老師去看中誰就選誰。為了塑造男女主角的高光人設,直接以這種離譜的方式去開展劇情,故事越發懸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