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婷覺得婆婆太斤斤計較了。
公公每月5000左右工資,婆婆也有將近3000退休金,經濟上很寬裕。再說,婆婆比較挑食,牛肉、雞肉、魚蝦很少買。
而且,晚餐一般都是吃粥,配菜是豆腐、西蘭花、萵筍、茭白、西紅柿炒蛋之類的,花不了多少錢。
黃婷身邊的朋友,剛結婚時,父母都會出手幫襯,她名下這套房子的貸款,也是父親在幫忙還。
唯獨婆婆,自己退休金都花不完,還讓她每月交生活費。
她平時對公婆挺尊敬,也挺孝順,經常會給公婆買一些衣褲鞋襪之類的禮物,中秋、春節、過生日,她都會給800紅包給公婆。
父親這邊她也會給,但父親都會轉更大的紅包還給她。婆婆的做法,讓她心理很不平衡。
可是,董浩對她的抱怨卻不以為然。
董浩認為吃飯給錢,天經地義,都是成年人了,要有獨立意識。董浩還說,父母就他一個兒子,錢不會白拿,遲早會以其他方式還回來的。
黃婷很不甘心,董浩以前都沒交生活費,為什麼和她結婚卻要交了。
03.男人缺乏小家庭意識
其實,她不願交生活費的主要目的是為了存錢。
她正計劃備孕。可是,養育孩子需要花不少錢,產檢一整套下來要好幾千,順產的話,也要好幾千……
她沒有母親,婆婆又是個貪圖享樂的人,依照婆婆平時的言行,以後坐月子、帶孩子大機率要請月嫂,或去月子中心。
這些都需要錢,她必須未雨綢繆。但董浩根本不理解,不站在她的角度考慮問題,還和她鬧得很不愉快,最後徹底撒手不管。
黃婷很煩惱,在公司徵求同事們的意見。
同事們意見不一。年紀大的同事,基本都站在婆婆那一邊,說婆婆退休金花不完,那是婆婆的事,你不能盯著人家的退休金。
婆婆讓你交生活費並不是看重錢,而是提醒你們,成家了,是大人了,要知道孝敬父母,要有對家庭的擔當。
與她年齡相仿的同事,個個都義憤填膺,覺得女人在婚後前幾年,是最困難的時候,婆婆不出手幫忙也就算了,還伸手要錢,太會算計了。
還有的同事建議她回去好好管教老公,沒有擔當的男人,才會把婆婆和兒媳放在對立面,讓婆婆開口向兒媳要生活費。
男人作為既得利益的一方,打著孝順的幌子維護父母,卻根本不考慮自己伴侶和小家庭的利益,這種男人又自私又沒有責任……
同事們的意見,讓她陷入迷茫中。正在這時候,婆婆徹底攤牌了,說從下個月起,讓她每個月給1500生活費。
董浩依舊不置可否。
被她說急了,才不耐煩地回復道:「不就1500元,給就給唄,為這點雞毛蒜皮的小事,影響家庭和諧值得嗎?」
04.我順水推舟每月收回4000
黃婷權衡再三,決定順水推舟立下規矩,希望能夠喚醒董浩對小家庭的責任感。
她的月薪5300左右,董浩每月到手工資6500左右,結婚後兩人經濟各自獨立,她正好趁此機會立下規矩,順便掌控家裡的經濟大權。
她給董浩兩個選擇。
她說作為結婚成家的成年人,回婆家蹭飯確實不好,要有獨立自主的意識,也要培養小家庭意識。
從下個月開始,在自己家做飯,不回婆家吃飯了。另外設立一個公共帳戶,每個人每月拿出80%工資存入其中,作為生活開銷。
內容未完,請點擊「第2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