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這件事,沒有重來,沒有存檔,有的只是還沒說出口的愛,感謝以及對不起。
清明到了,不妨和孩子聊一聊生死吧。
人生這條路,我們陪不了孩子全程,但可以給他們獨自走下去的勇氣,力量和希望。
作者 | 淼淼媽
親愛的寶貝:
這個清明,陽光明媚,萬里無雲。只是因為疫情,我們依然只能在線上祭拜,遙空寄思。
你看著我在家裡擺上了香台,重新擦拭了爺爺的照片,突然問我:
「媽媽,人都會死嗎?你也會死嗎?」
我愣了一下,突然想起之前,你同桌的奶奶去世,你在放學時候也問過我類似的話:
「媽媽,小童今天帶了黑袖章,說是因為她奶奶死了。 她今天哭了好幾次,我把我的小餅乾都給她了也哄不好。 她說她再也看不到奶奶了,媽媽,死了就是再也看不到了嗎?」
那時,我根本沒想好怎麼回答你,便隨口敷衍了幾句,但你明顯有些不安,一連幾天,都會在夜裡突然醒來,非要我陪著哄著,才能重新入睡。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以為你已經淡忘了這事,可是顯然沒有。
那麼今天,趁著清明節,媽媽想鄭重地回答你的問題。
是的寶貝,我們每個人都會死。
這是自然的生命規律,就像樹葉會在秋天落下,春天新生。
每天都會有人死亡,每天也都會有新的寶寶出生。
媽媽會死,但是在這之前,我們還會一起生活很長很長時間。
我們會玩很多遊戲、吃很多的美食、去看很多的風景、一起過很多個節日……
媽媽離開後,你也會碰到很多愛你的人,他們會繼續陪伴你走完你的人生。
你知道嗎?在大洋彼岸,有個叫哈莉的英國女孩,她也夢見了媽媽離世後的場景,一個接一個,儘是迷茫和痛苦:
媽媽不在,誰來聽我傾吐生活里的煩心事? 誰來教我那些我還沒學會的難題? 誰又會一次又一次地原諒做錯事的我? ......
她的媽媽蘇西,因此創作了一本「媽媽去世指南」,並做成了繪本《我離開之後》,指點她以後的生活。
我知道,現在的你想像不到媽媽離開後的生活,所以會恐懼,會害怕,會不知所措。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