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被原生家庭攪和的婚姻,能走多遠?
有人說,好的婚姻就是兩個人各自從原生家庭剝離出來,然後組建一個新的小家庭。這個過程包含斬斷原生家庭的情愫,把兩個不同的「系統」磨合為一個全新的「體統」。
這種剝離,除了要求子女必須主動從原生家庭退出,還應該需要雙方父母的體面離場。
倘若子女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原生家庭的父母還總是參和子女的婚姻生活,甚至時不時壓榨一下條件好的那一個,去補貼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孩子。父母這種「劫富濟貧」的行為,你能接受得了嗎?
我想,大多數人面對這種情況內心都會抗拒,但又礙於所謂的父母手足親情,不得不被迫接受。
然而大家一定要明白,成年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後,凡事也要多學會為自己的伴侶、兒女著想。
如果一味對原生家庭的盤剝逆來順受,拿小家的共同收入去補貼父母手足,只會讓婚姻走向衰敗。
很慶幸,阿建(化名)和妻子最終學會了反抗,守護住了自己的婚姻。
02
阿建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是家裡的長子,同時也是家裡眾多兄弟姐妹中最有出息的那一個。
一句「長兄如父」,讓阿建從小就被迫擔起了更多的家庭責任。
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照顧幾個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給他們做飯、喂飯,帶他們上學、放學、督促學習,就成了阿建少兒時期最主要的生活片段。
也正因為如此,幾個弟弟妹妹一直非常依賴他,平時有點什麼事,最愛找他這個大哥幫忙而不是父母。
父母也因為他是老大,而且又懂事孝順,在生活中並沒有給他太多關愛,反而更疼愛幾個需要人照顧的弟弟妹妹。家裡有點什麼好吃的,都是先緊著弟妹,有剩餘了才會輪到他。
這種厚此薄彼的行為一直伴隨著他,甚至在他大學畢業有了收入之後愈變愈烈。
父母常常向他要錢,去補貼其他弟弟妹妹的生活。哪怕後來幾個兄弟姐妹都已經各自成家立業,他也會因為和妻子的收入比其他兄弟姐妹高,繼續遭受父母的盤剝。
妻子對此頗為不滿。
妻子的原生家庭也不富裕,她也有一個弟弟,雖然每月賺錢不多,卻從不輕易向她和家裡開口求助。畢竟「成年人的生活,大家都不容易」的道理,但凡是個拎得清的人都懂。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