丈夫生日,婆家9口空手來等吃等喝,妻子:今天只吃剩菜剩飯

2022-04-05

01

被原生家庭攪和的婚姻,能走多遠?

有人說,好的婚姻就是兩個人各自從原生家庭剝離出來,然後組建一個新的小家庭。這個過程包含斬斷原生家庭的情愫,把兩個不同的「系統」磨合為一個全新的「體統」。

這種剝離,除了要求子女必須主動從原生家庭退出,還應該需要雙方父母的體面離場。

倘若子女已經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原生家庭的父母還總是參和子女的婚姻生活,甚至時不時壓榨一下條件好的那一個,去補貼自己喜歡的那一個孩子。父母這種「劫富濟貧」的行為,你能接受得了嗎?

我想,大多數人面對這種情況內心都會抗拒,但又礙於所謂的父母手足親情,不得不被迫接受。

然而大家一定要明白,成年人有了屬於自己的小家後,凡事也要多學會為自己的伴侶、兒女著想。

如果一味對原生家庭的盤剝逆來順受,拿小家的共同收入去補貼父母手足,只會讓婚姻走向衰敗。

很慶幸,阿建(化名)和妻子最終學會了反抗,守護住了自己的婚姻。

02

阿建出身在一個普通的工人家庭,是家裡的長子,同時也是家裡眾多兄弟姐妹中最有出息的那一個。

一句「長兄如父」,讓阿建從小就被迫擔起了更多的家庭責任。

父母每天早出晚歸,照顧幾個弟弟妹妹的生活起居,給他們做飯、喂飯,帶他們上學、放學、督促學習,就成了阿建少兒時期最主要的生活片段。

也正因為如此,幾個弟弟妹妹一直非常依賴他,平時有點什麼事,最愛找他這個大哥幫忙而不是父母。

父母也因為他是老大,而且又懂事孝順,在生活中並沒有給他太多關愛,反而更疼愛幾個需要人照顧的弟弟妹妹。家裡有點什麼好吃的,都是先緊著弟妹,有剩餘了才會輪到他。

這種厚此薄彼的行為一直伴隨著他,甚至在他大學畢業有了收入之後愈變愈烈。

父母常常向他要錢,去補貼其他弟弟妹妹的生活。哪怕後來幾個兄弟姐妹都已經各自成家立業,他也會因為和妻子的收入比其他兄弟姐妹高,繼續遭受父母的盤剝。

妻子對此頗為不滿。

妻子的原生家庭也不富裕,她也有一個弟弟,雖然每月賺錢不多,卻從不輕易向她和家裡開口求助。畢竟「成年人的生活,大家都不容易」的道理,但凡是個拎得清的人都懂。

可阿建的父母卻絲毫體會不到他們夫妻倆的難處,總是抱著「劫強扶弱」的心態,經常幫其他兒女盤剝阿建夫妻。事實上他們的收入雖然高一些,但其他兄妹的生活也沒有很差。

好在妻子也識大體,雖然內心極度不滿,但不會在面子上和自己的父母過不去。看到阿建為難,也會轉頭拿錢給父母,破財了事。

可這樣下去總不是個辦法。縱然家裡有礦,也經不起父母這樣隔三差五就來螞蟻搬家。

妻子不止一次向阿建提出,讓他學會拒絕父母,畢竟由她出面的話,總歸是不合適。但如果阿建實在辦不到,那這個壞人就讓她這個兒媳來做。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

事實上,妻子也真的這麼做了。

前不久,夫妻倆雙雙升職加薪。不過這次他們學聰明了,沒往家族群里公布這個好消息,怕的就是父母知道了會變本加厲。

可父母不知從哪兒得知了這個消息,剛好趕上阿建生日,父母和兄弟姐妹們一共9口人,便興沖沖地上門來了。

說是來給阿建過生日,但一個個都是空手來的,連個蛋糕都沒有。

母親一進門就抱怨:「升職加薪這麼好的事兒,也不跟家裡說一聲,讓大傢伙兒一起高興高興。」

緊接著又是跟往常一樣,妻子在廚房備菜,其餘人在客廳聊天等開飯。

寒暄不到十句母親就切入主題開口要錢。這次的理由是,老二家的孩子要報夏令營,錢不夠,讓阿建幫襯幫襯。

妻子受夠了這麼多年父母總是這樣,今天這家孩子報補習班沒錢,明天那家家裡要換新家具沒錢,後天這家又好久沒工作了沒錢吃飯……總是拿這些明目來找他們要錢,所以這次她不打算忍。

妻子在廚房朝阿建咳嗽了一聲,示意他先打頭陣。

阿建心想這一天遲早要來,否則妻子肯定不會「輕饒」了自己,便也沒慫,第一次開口拒絕了母親:「老二啊,夏令營錢不夠就不去了吧,我們家最近也沒啥錢。」

母親不可思議地看著阿建,正打算說些什麼,妻子趕忙出來幫腔:「是啊媽,這幾年我們賺的錢都交給您了,家裡真沒閒錢了。」

母親大概是看出了他們的心思,徑直朝阿建罵了個痛快。說他從前從來不敢忤逆自己,今天這是怎麼了,是不是什麼人在他耳旁說了什麼挑撥離間的話。

妻子聽出來了母親的言外之意,也不和她多說什麼,就把備好的菜統統收進冰箱。然後拿出頭天晚上的剩菜,連熱都不熱一下,就端了出來說:「最近手頭緊,今天只吃剩菜剩飯。」

母親正準備開罵,還好被幾個弟弟妹妹拉住,強行帶走了。

不過自那以後,母親不知是想通了還是怎麼樣,倒也收斂了不少,好長時間都沒再上門要錢。

夫妻倆的生活終於恢復了平靜。

03

拒絕親人的請求,對於每個人來說都是相當為難的一件事情。但正如勒內·夏爾所說:

「沒有人在修剪其生活之時會不割傷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只有過了自己內心的那一道難關,學會拒絕,才能迎來屬於自己的幸福生活。

而通過他們的故事,也讓我們明白以下兩個道理。

一:在子女間「劫強扶弱」,是很多父母都存在的通病。

在多個子女的家庭里,父母最常說的一句話便是:「手心手背都是肉。」

或許在父母的心裡,他們確實是這樣想的。同樣是自己的子女,哪有多愛誰一些,更看不上誰一些的道理。

可體現在外在行為上,卻常常又會成為另外一回事。在旁人眼裡,他們對待不同子女的態度,是有所差異的。

其中,最常見的就是像阿建父母這種損有餘而補不足,在子女間「劫強扶弱」的行為,是很多父母都普遍存在的通病。

那麼,常年出於被壓迫的那個子女,如果一味縱容、滿足父母的需求,只會讓自己的婚姻陷入兩難。

只有自己學會說「不」,才有可能真正逃脫原生家庭的束縛,守護住自己的婚姻。

二:婚後很多夫妻之間的矛盾,往往來自於原生家庭。

相信很多結過婚的「過來人」都會有這種體會:

明明戀愛時挺美好的,怎麼婚姻生活和想像中的完全不一樣,矛盾越來越多?

除了一部分柴米油鹽沖淡了激情外,其實婚後很多夫妻之間的矛盾,往往都來自於原生家庭。

比如,婆媳之間互相看不順眼,男方或女方的父母偏心對待兒女,要求夫妻一方長期為原生家庭提供經濟上的幫助等等,這些都極有可能造成夫妻矛盾,最終導致婚姻解體。

因此,想要家庭幸福美滿,不僅夫妻雙方要有小家意識,學會掙脫原生家庭的枷鎖。為人父母者,也要多為常被自己「盤剝」的那個子女著想。

或許在你們的觀念里,兄弟姐妹間互相幫襯,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每次從有本事的那個孩子家裡拿點錢補貼另外的子女,也不是什麼大事。

可往往一樁樁、一件件加在一起,就會成為壓垮兒女婚姻的稻草,讓他們的婚姻走向衰敗。

同樣都是自己的兒女,誰不都該成為誰走向幸福的犧牲品。

拎得清,更是為人父母者最重要的修行。


相关文章

  • 不惜賣掉7棟房!佛心嬤「10元便當50年不漲」欠錢照樣開,拾荒補菜錢「只為讓窮人吃飽」
  • 婚車迎上喪葬車狹路相逢「互不讓道」,新娘見狀下車一個舉動驚呆眾人:大事不妙
  • 中1億頭獎!烤魷魚老闆嗨到「砸店」客人全傻眼!夜市證實了
  • 「90度鞠躬賣玉蘭花」婆婆烈日下被十幾台車拒絕!他心疼掏100元買,下秒景象超衝擊
  • 國中生「撿到30萬交還失主」堅持不收回禮!4個月後全校師生都愣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