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2022-04-08     言諾     12316

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過去,有種背叛叫「一哭二鬧三上吊」,如今,背叛就變成了「一哭二鬧三互撕」。

這事放在朱玫身上就變了: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朱玫是誰?有著香江才子之稱的金庸前妻,一個陪著丈夫在最艱苦歲月打拚江山,然後在背叛中黯然離去的女人。

林燕妮的評價對朱玫總結到位,言簡意賅:

「金庸第二位太太朱玫,是與他共同打江山的女強人,美麗能幹,他們生下兩兒兩女。也許英雄見慣亦尋常,婚姻中少了互相欣賞,再加上其他原因,終於分手了。」

可所謂的其他原因是什麼呢?恐怕說來讓人啼笑皆非:無非是金庸在美人面前英雄氣短,背叛了二十幾年的糟糠之妻而已。

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當然,金庸老先生如今已經去世了,更多的批判都顯得不公平。但不管出於什麼原因,金庸在與朱玫的婚姻中認識了林樂怡,然後與她私下共同生活十年之久。

這對一個女人而言,如果非說它不是背叛,只是在婚姻中沒有了愛,所以才行的下策,那只能說是胡攪蠻纏。

相信所有女人都聽過一句話: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請不要傷害。

朱玫無辜,她用盡一生的心血,只是換來被背叛的結局,僅憑這一點,金庸難辭其罪。

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有人說這也怨不得金庸,當初朱玫提的失婚,兩個人連失婚協議都寫好了,金庸還在猶豫:「我們不要失婚了。」

可是,朱玫沒有同意,金庸當時對許戈輝是這樣講這件事的:「但是她不接受了,她說離都離了,不要再搞回頭的事情了。」

1976年,金庸撕掉失婚書,朱玫鐵了心拒絕:離都離了,沒有回頭路

所以,很多人都說,這不是金庸絕情,而是朱玫性子太剛烈,自尊心太強了。假如她後退一步,這段婚姻可能就保留了下來,也不至於落個孤獨終老的結局。

也許是吧,可有一種痛叫哀莫大於心死。性子剛烈是錯嗎?

金庸當初愛上朱玫的時候,便早知道她性剛如火,便早知道她堅定執著,可他選擇了相愛,選擇了婚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