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百歲老人張學良在夏威夷島走完了自己的一生。
張學良的一生可以說是一部中國近代史,他曾經有過東北易幟的壯舉,也有過「不抵抗」的恥辱,更是「西安事變」的最大功臣。
有人覺得他一槍不放將東北交給日本人,是民族的罪人。
但是在我黨看來,發動西安事變的張學良卻是一位民族英雄、千古功臣,毛主席和周總理都給予了他極高的評價。
那麼張學良究竟是功臣還是罪人?我黨為何會對其有著如此高的評價?
一、從東北易幟到不抵抗
1928年6月3日凌晨,張作霖從北京乘坐專列返回奉天。
此時日本關東軍已經在策劃暗殺張作霖的事宜,他們打算在專列途徑的瀋陽皇姑屯車站的南滿路與京奉路交叉處安放炸藥,將張作霖炸死在車上。
在次日凌晨的5時30分,張作霖的專列在經過皇姑屯車站時發生爆炸,張作霖身受重傷,在幾個小時之後就在瀋陽不治身亡了。
隨後張學良接任成為了第二任東北王,他面臨的國內形勢極為複雜,當時國民革命軍的北伐戰爭已經進入了尾聲,吳佩孚和孫傳芳的軍閥勢力已經被消滅。
全國上下都流行著統一的聲音,五色旗已經換成了青天白日旗,而割據東北的奉系軍閥則成為了最後一個舊勢力的軍閥。
當時的東北地區因為連年的戰爭導致民不聊生,東北人民也十分渴望國家能夠統一。
此時的蔣介石打算削弱閻李馮三大軍閥,彼此間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厚,中原大戰一觸即發。
此時的東北軍在先前被北伐軍擊敗,元氣大傷,如果再一次爆發戰爭,奉軍將會面臨巨大的打擊,張學良明白此時他們需要的是和平。
恰逢南京國民政府建立,英美方面為了遏制日本選擇支持國民政府,張學良受到日本人的影響也大大減少。
於是張學良為了國家的統一和自保的考慮,最終決定東北易幟,全東北都換上了青天白日旗,雖然此時各地軍閥的力量仍舊雄厚,但是全中國也算是完成了形式上的統一。
張學良此舉獲得了蔣介石的認可,兩人也在之後結為了異姓兄弟,而張學良則得到了全國人民的讚賞,因為他的決定讓中國人民有了一個完整的中國。
此時的張學良是促進國家統一的功臣,東北易幟也讓張學良贏得了全國上下的一片掌聲,即便是過了許多年後人們都依舊記得他的功績。
但是這並不足以稱得上是民族功臣,而且接下來的事件更是讓張學良背上了一輩子的罵名。
1931年9月12日,張學良來到了石家莊,他此行的目的是來秘密會見蔣介石,同時向這位結拜大哥訴說目前東北面臨的緊張局勢。
聽完彙報的蔣介石當即下令:「這次與你會面,主要是要求你嚴令東北全軍,凡遇到日本進攻,一律不准抵抗!」
當時的蔣介石已經得知日本方面馬上要在東北下手了,但是當時的東北軍根本沒有實力可以抵擋日本關東軍,於是他決定選擇不抵抗政策,利用國聯的影響力迫使日方和平解決。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