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電影「撤檔元年」:「打不過就跑」有用嗎?
今年,被網友戲稱為電影的「撤檔元年」。
2月14日開始,有4部春節檔電影先後官宣撤檔,這樣的陣仗觀眾之前可沒見過。玩梗詞條#我也退出春節檔了#登上熱搜第一,閱讀量超過1.9億次。
戲謔歸戲謔,春節檔電影冰火兩重天的殘酷競爭可是實實在在的。(此前報道:《8部電影撤了4部,春節檔冷熱不均的背後》)
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在8天時間裡,2024年春節檔電影獲得總票房80.16億,同比增長18.5%,觀影人次也達到1.6億,打破歷史紀錄。
然而,幾家歡樂幾家愁。票房超過20億的《熱辣滾燙》《飛馳人生2》和票房超過10億的《熊出沒:逆轉時空》《第二十條》,組成「兩超兩強」格局。8部春節檔電影中,這4部的票房和排片占比超過90%。而另外4部電影的票房均低於1億元,在春節檔末期先後宣布撤檔。
對於撤檔的原因,這些電影出品方的聲明大多模稜兩可。只有《我們一起搖太陽》明確提到:「在檔期選擇上出現了重大失誤。」
《我們一起搖太陽》是導演韓延「生命三部曲」的最終章,前兩部《滾蛋吧!腫瘤君》和《送你一朵小紅花》都獲得了不錯的口碑。但這一系列的電影,劇情都和絕症、青春愛情有關,多少有些不太符合春節「合家歡」的氣氛。電影宣布撤檔的同時,也公布了新檔期,擇期再戰的目標很明確。
圖片來源:《我們一起搖太陽》官微
動畫電影《黃貔:天降財神貓》《八戒之天蓬下界》兩片的聲明里,均未寫明撤檔原因。兩部影片撤檔時票房分別為85.3萬和322.7萬元,上映前也沒有什麼宣發動作,單從結果看,片方或許只是跟風一把。
《紅毯先生》的情況更為複雜。其撤檔聲明中寫道,「我們衷心希望能與更多觀眾真誠交流」「溝通,從來不晚」,傳達的意思也很明確——影片在春節檔未能獲得足夠的觀眾。
圖片來源:《紅毯先生》官微
出品方歡喜傳媒公布的數據顯示,《紅毯先生》攝製經費約2.6億,但截至2月16日撤檔時,其票房總數僅8400多萬元,離回本還差得遠。
其實,這次撤檔前,《紅毯先生》就已經改過一次檔期了。去年10月,影片宣布定檔11月17日。那時電影市場冷淡,工作日單日票房只有兩三千萬,周末單日也沒有超過1億。在當時來說,改檔春節是個比較為合適的選擇。
導演寧浩在接受採訪時曾說,「大家比較無奈, 電影從周末消費選擇明顯變成了節假日消費選擇,這也是市場發生的現象和變化。」
這反映出了眼下不少電影在選擇檔期時的兩難境地:為了回本,只能選擇春節檔、暑期檔、國慶檔等熱門檔期;但全國影院和銀幕塊數只有那麼多,觀眾的注意力有限,熱門檔期的競爭也最激烈。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