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叫甫青雲去報到吧!」周藩說道,他知道甫青雲是李彌一手提拔起來的心腹,這時候這傢伙不投身報效更待何時?
誰知甫青雲哭得更厲害:「不行......不行......我不能去!我不能去啊!」
甫青雲這種表現,周藩也並不感到驚訝,大家誰都不想去,因為誰去了誰就會淪為共軍的階下囚,那今後的下場就很難說了。
「算了算了,」周藩沖這幫窩囊廢擺擺手,「不用哭了,我去就是了。」
「你等會再去吧,」李彌擦乾眼淚,對周藩說,「現在還早。」
周藩愣了一下,心裡想著:哎喲,司令官你變臉挺快啊,聽說不用去送死立馬就不哭了?你說讓我等會再去,你當我不知道你安得的什麼心?你是想利用這點時間化個裝,換上普通士兵的衣服,趁我去和共軍接洽的時候腳底下抹油啊!
周藩的感覺沒有錯,李彌迅速換了一件士兵服裝,還是帶著人血的,再把自己搞得灰頭土臉。這時候,已經被俘虜的第九軍參謀長受解放軍委派過來勸降,他一進門就認出了穿著士兵服裝的李彌,驚訝地說道:「這……這不是司令官嘛!您怎麼在這裡?」
李彌連忙擺手,低聲下氣討好似地說:「你可千萬別對共軍說我在這裡啊!」
李彌接著一陣淚眼婆娑:「你們去吧,都去吧,如果我能回去,我會照顧你們的家人的,」他嘆了口氣,「你們可千萬不要揭露我呀,就算我求求你們了。」
大家看見自己兵團的頂頭上司這樣低三下四的求自己,心裡說不清是什麼滋味。反正,他說幫大家照顧家人的話,這是誰都不信的。
就在周藩代表第十三兵團過去投降時,李彌就這麼靜靜地離開了,神不知鬼不覺......
據說李彌就是坐這種車悄悄溜走的
然後,李彌經過了20多天的奔波,在自己部下的幫助下,最終從青島輾轉去了武漢。
貪生怕死的李彌,就是以這種方式逃離了陳官莊戰場。看來,之前在徐州大撤退的時候,邱清泉怒罵李彌,說他枉為黃埔學生,這倒還真沒說假話。
後來,戰爭的規模越來越大,解放軍連戰連捷,從徐州一直殺到四川、廣西,李彌因為對蔣介石的愚忠,誓死不投降,於是便帶著他的親信和殘餘部隊撤退到了雲南。
李彌逃到雲南後好景不長,在1950年解放軍發動滇南戰役後,他的殘餘部隊很快就被解放軍打垮,自己妄圖割據雲南「自立為王」的美夢也被徹底粉碎,李彌在大勢已去後倉皇逃往台灣。
後來,蔣介石命令李彌去緬北金三角一帶收集殘部,李彌不僅去了,還組織了一支「反共救國」的隊伍,指揮自己的幾千國民黨殘軍把前來圍剿的幾萬緬甸政府軍打得屁滾尿流。在打仗期間,他們為了搞軍費居然還賣起了毒品,這種舉動遭到了緬甸和泰國軍方的強烈反對,這也為蔣介石第二次調李彌回台灣埋下了伏筆。
李彌在緬甸拉起的反共隊伍
李彌在1954年曾經接受過一次記者的採訪,他當時說道:「『雲南王』我當不了,當個緬甸王還是可以的。」這話後來被蔣介石知道了,他很不高興;再加上美國政府也十分不希望李彌在緬甸做大,蔣介石便命令李彌立即帶著他的國軍殘餘大部坐飛機回台灣。
但是,以李彌此人多年官場生涯磨鍊出來的才智心機,還有他對老校長蔣介石的了解,不可能不知道老蔣在用人這一塊上是很敏感的。因此很多人都認為,所謂「緬甸王」的說法只不過就是李彌想讓老蔣把他調回台灣而故意弄出的噱頭而已。
李彌雖說回到了台灣,但是他之前為了籌集軍費在金三角一帶做起來的毒品貿易卻沒有停止,反而在今後的幾十年里愈演愈烈,最終讓金三角成為了一個充滿罪惡的毒品市場。
李彌(左三)和部下們
李彌有一部分部下沒有跟他回台灣,而是留在了金三角,這幫人很多都成為了那裡的毒梟。而李彌本人在後人的眼裡,也擁有了另一個更為人所知的身份——金三角鼻祖。
相比李彌擔任過的第十三兵團司令,他好似對金三角的影響更大。
(未完待續)
《血染淮海》系列為連載戰史紀實文學,除歷史史實論述外,均為作者原創,也有文學渲染,請勿抄襲。
請讀者點贊關注轉發,或打賞~,也可點開小編頭像閱讀其他已發布的章節,小編在以後將會繼續為讀者發布其餘章節,請大家期待!謝謝!
《血染淮海》下一章節將在12月30日前發布,敬請讀者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