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晚,咱們倆的爭吵差點兒把寂靜的冬夜給撕碎了。我一口咬定要分手,而他,一臉懵圈加生氣,死活不願意。
「分手?你這是怎麼了,突然抽什麼風?」他的聲音裡帶著明顯的怒氣和一絲絲的不相信。
我嘴唇緊抿,心裡那叫一個複雜,既痛苦又堅定,「你回想下,大年初七咱去你家那事。」
他一愣,顯然沒料到我會提那一樁,「那天?那天啥問題啊?我媽對你不挺好的麼。」
我搖了搖頭,心裡像是堵了一塊大石頭,想說的話多得是,卻又覺得哪兒都開不了口。那刻我才明白,不是他不懂,是他根本就沒從我的角度去想這事兒。
「你媽確實對我不錯,可你沒看見你爸那態度?那天我多尷尬你感覺到了嗎?」我儘量讓自己的聲音聽著平和點兒,可心裡每個字都重得跟鐵塊似的。
他沉默了下,似乎在努力回憶那天的每一個細節,但這沉默,更像是在無聲地告訴我,咱倆之間的這些差異,可能已經不是一頓談話能夠解決的了。
我們倆的感情,說起來也挺曲折。一開始就是那種電視劇里才會有的偶遍相遇,後來慢慢地從朋友變成了戀人。那時候,我真的以為,找到了能手牽手走一輩子的人。我們倆談戀愛,也算是甜甜蜜蜜,偶爾小吵小鬧,但都沒什麼大事。
今年過年,他提出讓我去他家拜年。我心裡挺高興的,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讓我更了解他和他的家庭。心想,這也是對我們關係的一種肯定吧。我還特意準備了禮物,希望能給他家人留下個好印象。
去他家那天,我早早就起來了,換上精心挑選的衣服,心裡既期待又緊張。我想的是,無論如何,這都是見家長的重要時刻,我得表現得體,不能讓他丟臉。
車子在鄉間的小路上顛簸著,我心裡盤算著該怎麼跟他爸媽打招呼,怎麼樣能讓他們喜歡我。但是,真正到了他家,我發現事情遠沒有我想像中那麼簡單。
一大早,我們就到了他家。我注意到,他媽媽已經忙前忙後的,廚房裡傳來陣陣菜香,看著就讓人食慾大開。我連忙上前想幫忙,但被他媽媽婉拒了,說是客人來了就好好坐著。
然後我四處看了看,心裡有點奇怪:「怎麼只看到他媽媽一個人在忙碌呢?你爸爸呢?」我小聲問男友。
男友看了看鐘,「哦,我爸爸呢,這會兒應該還沒起床。」
「還沒起床?現在都快十一點了啊!」我不由得有些吃驚,聲音都提高了幾分。
他似乎覺得我反應過了,就解釋說:「哎呀,我爸爸一直都是這樣,過年嘛,就是要放鬆放鬆嘛。」
我心裡那個驚訝啊,簡直不知道該說啥好。在我家,大年初一到初七,家裡老少早早就起來,一起忙年貨,一起拜年,哪有這睡到日上三竿的?而且,看他媽媽一個人在廚房裡忙得團團轉,他爸爸卻還在睡大覺,這畫面讓我心裡有點不是滋味。
我開始幫忙擺桌子,準備飯菜,心裡卻一直想著這事兒。這樣的家庭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直到十一點,他爸才慢悠悠地下樓,起來了也不幹活,坐在飯桌邊上就等著吃飯,我心裡頓時咯噔一下,不想嫁了。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他爸爸坐在那兒,看著他媽媽端上一盤又一盤好菜,還不時地指揮著:「這個放這兒,那個放那兒。」但自己呢,就沒見動手幫忙。我偷偷瞟了男友一眼,發現他似乎對這一切視而不見,還跟我說:「吃吧,我媽做的菜最好吃了。」
飯桌上,他爸爸談笑風生,他媽媽偶爾插幾句話,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忙著給大家夾菜,加飯。我嘗試著跟他爸爸聊聊天,想緩解一下我內心的不適,但話題總是不了了之。
飯後,他媽媽開始收拾桌子,我趕緊起身幫忙。他爸爸呢,一頓飯下來似乎完成了他的「使命」,又回到了沙發上,翻開了電視。男友則拉著我說去外面走走。
走在外頭,我心裡亂成一團麻。這種家庭模式,對我來說太陌生了。在我家,無論是過年還是平時,家務活兒大家都是分擔的,爸媽之間更是相互尊重,相互幫助。而在他家,我看到的卻是一種傳統到幾乎刻板的家庭角色分配,這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那一天晚上,我和男友的爭吵就是從這個話題開始的。我試圖向他表達我對他家家庭模式的不適應和擔憂,但他似乎無法理解我的立場,還反問我:「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開始深深地反思,這樣的差異,我們真的能夠克服嗎?我的內心越來越傾向於,也許我們並不適合走到一起。這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家庭生活場景,更是因為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和價值觀存在根本的不同。這件事成了我決定說出分手這兩個字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