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爸爸坐在那兒,看著他媽媽端上一盤又一盤好菜,還不時地指揮著:「這個放這兒,那個放那兒。」但自己呢,就沒見動手幫忙。我偷偷瞟了男友一眼,發現他似乎對這一切視而不見,還跟我說:「吃吧,我媽做的菜最好吃了。」
飯桌上,他爸爸談笑風生,他媽媽偶爾插幾句話,但大部分時間都是忙著給大家夾菜,加飯。我嘗試著跟他爸爸聊聊天,想緩解一下我內心的不適,但話題總是不了了之。
飯後,他媽媽開始收拾桌子,我趕緊起身幫忙。他爸爸呢,一頓飯下來似乎完成了他的「使命」,又回到了沙發上,翻開了電視。男友則拉著我說去外面走走。
走在外頭,我心裡亂成一團麻。這種家庭模式,對我來說太陌生了。在我家,無論是過年還是平時,家務活兒大家都是分擔的,爸媽之間更是相互尊重,相互幫助。而在他家,我看到的卻是一種傳統到幾乎刻板的家庭角色分配,這讓我感到非常不舒服。
那一天晚上,我和男友的爭吵就是從這個話題開始的。我試圖向他表達我對他家家庭模式的不適應和擔憂,但他似乎無法理解我的立場,還反問我:「這有什麼大不了的?」
我開始深深地反思,這樣的差異,我們真的能夠克服嗎?我的內心越來越傾向於,也許我們並不適合走到一起。這不僅僅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家庭生活場景,更是因為我們對生活的看法和價值觀存在根本的不同。這件事成了我決定說出分手這兩個字的最後一根稻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