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七的清晨,村頭的雞還沒叫,我就從床上爬起來,心裡盤算著回娘家的事。空氣里還掛著昨夜炮竹的餘味,我換上一身久未穿的過節衣裳,心裡不免有些忐忑。這是我結婚後第一次回娘家過年,按習俗,我得給家裡每個人帶個紅包,以示孝心。
我把事先準備好的紅包一個個仔細檢查了一遍,尤其是給媽那個,裡面裝的是一千塊錢。在我們小鎮上,這已經是個不小的數目了。可是,心裡總覺得拿捏不准,不知道媽會不會滿意。畢竟,自從嫁到隔壁村後,回娘家的次數越來越少,與媽的交流也就越發稀薄了。
到了娘家,門口那棵老槐樹下,我看見媽正忙著喂雞。她的背影彎曲而忙碌,仿佛承載著太多未言的辛苦。我輕輕叫了聲「媽」,聲音裡帶著幾分局促不安。
媽回頭,看到我,眼裡閃過一絲驚喜,但很快就被嚴肅替代。我心裡一緊,還沒來得及多想,就跟著她進了屋。屋裡炕上坐著的是家裡的老人和幾個侄子侄女,一時間,熱鬧非凡。我一個個遞上紅包,帶著微笑,盡力表現出節日的喜悅。
最後,我遞給媽的那個紅包,手有些微微顫抖。媽接過去,沒多大反應,我心裡就更沒底了。然而,沒想到的是,這個紅包,竟成了引發風波的導火索。
「這是給我的?」媽的聲音突然尖銳起來,我愣住了,點點頭。
「就這麼點?」她的聲音更高了,屋裡的氣氛一下子凝固。
我還沒來得及解釋,媽就開始數落起來,言辭之中充滿了不滿和怨氣,聲音大得連隔壁的老李家都能聽見。我站在那裡,面紅耳赤,不知所措。這突如其來的指責,讓我措手不及,心裡的委屈像潮水般湧上心頭。
「你這是什麼態度?回來就給這麼點,你把我們當什麼了?」媽的話猶如刀子一樣割在我的心上。
屋裡的其他人也安靜了,氣氛異常尷尬。我咬著嘴唇,心裡千頭萬緒,卻不知該如何是好。
回想起來,我和媽之間的裂痕,其實早在我結婚那天就已經埋下了。媽原本給我挑選了一個她認為合適的對象,是我們村口張大夫的兒子,人人都說他是個上進又穩重的好青年。但我最終卻選擇了現在的丈夫,因為我相信感情,而不是條件。
這件事讓媽極為不滿,她覺得我不僅辜負了她的一片心意,還把自己的前途搭了進去。嫁給現在的丈夫後,我盡力做好一個媳婦、一個妻子的角色,但媽對我的態度卻越來越冷淡,每次回娘家,都能感受到那種難以言喻的尷尬和距離感。
結婚這幾年,我和丈夫的生活雖然平淡,但我們相依為命,共同面對生活中的一切困難。只是,每當節日回娘家,看到媽那不熱不冷的態度,我的心裡總是五味雜陳。
這次回家,我本以為時間能夠緩和一切,沒想到給的紅包成了新的爆發點。
她總是覺得,如果我當初聽了她的,嫁給了那個張大夫的兒子,現在的生活肯定會更好。
走進屋裡,我還沒坐穩,媽媽的聲音就像冬天裡刮過的北風,又冷又硬。她拿著我給的紅包,眉頭一皺,看著我那雙等著她笑臉的眼睛,突然冒出一句讓我心都涼了半截的話:「就這?一千的紅包給少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