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興是孫中山的戰友,他經過再三思索,決定讓成熟穩重的王伯秋去美國照顧孫婉。
王伯秋,字純燾,湖南湘鄉人,出身官宦世家,其父王謹巨曾任台灣基隆鎮總兵、淮北水軍統領,封建威將軍。
有其父必有其子,王伯秋儀表堂堂,他曾在杭州武備學堂上學,後又留學於日本早稻田大學和美國哈佛大學,真是一個妥妥的學霸人設。
王伯秋在日本留學期間,由於不滿清政府的割地求和,憤而參加了同盟會,並與黃興成為了好友。
黃興之所以選王伯秋赴美照顧孫婉,是看中了他辦事幹練,而且已經有了家室,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黃興對王伯秋很放心,孫中山對王伯秋也很滿意,他認為自己的愛女有此人照顧很好,什麼都不用擔心了。
但是,黃興與孫中山都疏乎了一點,王伯秋雖有家室,可妻子不在身邊,而孫婉正當青春年華,整天對著如此優秀的男人,怎會不動心呢?
果然不出所料,孫婉與王伯秋日久生情,他們在美國私定終身了。
在孫婉看來,自己沒有做錯什麼事,父親不也是和母親離婚後,又娶了宋慶齡為妻。
既然父親可以這麼做,那麼女兒為何不可以呢?
孫婉將自己與王伯秋的戀情告訴了孫中山,她滿心期待能夠得到父親的祝福。
沒有想到,孫中山得知此事後,立即勃然大怒,他堅決反對女兒嫁給一個有婦之夫。
都說戀愛中的女孩智商為零,孫婉不理會父親的態度,她堅持與王伯秋在美國完成了婚禮。
天真的孫婉以為王伯秋會為了自己與原配離婚,那麼她就能光明正大地成為王夫人了。
可是,讓孫婉沒有料到,父親孫中山會強行拆散這段姻緣。
孫中山知道真相後,不由火冒三丈,他當即發電報,嚴令女兒馬上退婚。
對於父親的反對,孫婉根本不能接受,她從小就缺少父愛,現在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如父如兄的男人,說什麼都不會放棄。
於是乎,這對父女各不相讓,就這麼冷戰著……
時間一天天過去了,孫婉和王伯秋有了兩個孩子,他們分別是女兒王蕙、兒子王弘之。
孫婉與王伯秋以為隨著時間的流逝,孫中山會慢慢地接受他們,不幸的是,他們又想錯了。
不管過了多久,孫中山始終不認可女兒的婚姻,在他的強烈干涉下,王伯秋無奈地離開孫婉,自己帶著一雙兒女開始了新生活。
雖然王伯秋離開了孫婉,但卻永遠失去了孫中山的信任,從此以後,仕途失意,鬱鬱寡歡。
1944年,王伯秋在鬱悶中去世,享年61歲。
孫婉被迫與王伯秋離婚後,對父親憤恨不已,她覺得自己的一生都完了。
結束第一段婚姻後,孫婉在哥哥孫科的安排下,嫁給了廣州軍政府工作的戴恩塞。
戴恩塞對孫婉不錯,他們在婚後有了兩個孩子。
不過,在孫婉心裡,始終怨恨父親,不僅不同意孫中山出席她與戴恩塞的婚禮,而且堅決不動用孫中山給她的禮金。
1925年2月,孫中山病危,他在臨終前,希望能再見一面女兒孫婉。
但是,孫婉拒絕去見父親最後一面,她心中的怨氣永遠都消不了。
見不到自己的愛女,孫中山帶著遺憾走了。
日子過得很快,孫婉雖與戴恩塞生了兩個孩子,但她仍然忘不了自己和王伯秋生的一雙兒女。
那麼多年了,蕙兒、弘之,你們好嗎?
畢竟骨肉相連,血濃於水,哪個母親會不思念自己的兒女呢?
1947年,孫婉與王伯秋的女兒王蕙因為工作關係去了台灣,而她的弟弟王弘之則選擇留在大陸。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