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歲老漢18年來第一次到親家家裡,回來後自責不已、悔不當初

2024-02-27     緣分     5171

他們婚前,我忙著做生意,也想著孩子們又不回老家住,所以就沒有想過到他老家去看看。

只聽送親的兒子回來說:那天就下了一點小雨,我姐婆家的路就滿是泥濘,他們村裡的人全是穿著橡膠鞋;那院裡都沒處下腳,幫忙的人在院子中間鋪了木板,讓他們走在木板上省的粘腳。

連一向和我不睦的弟弟也會來說:哥呀,啥地方呀,條件那麼差。

我臉上掛不住,自圓其說:他們以後又不住在家裡,再說咱是圖人,不是圖家庭條件。

5

女兒成家後,日子過得可真難,他們在縣城租了房子,每日清水麵條混日子,一點也不比我在農村的日子好過。

女婿的確可靠,也沒有什麼花花腸子,在單位里只知道埋頭苦幹,沒有一點眼色,一不上班就回家躺平。

女兒督促他學個一技之長,好掙點外快,他迫於無奈去學,卻並沒有付諸實踐。

女兒似乎是在嫁人那一瞬間長大的,她勤儉節約,把一分錢分成兩半花,總在尋找賺錢的機會。

可是因為底子太薄,生活過得一直很辛苦。

如果只是這些,我想我也不至於會後悔自己當初的決定。

6

一年後,女兒生了外孫女,我才第一次見到親家母,她看起來老實木訥、不像愛生是非的人。

誰知,等女兒產假結束,接她看孩子的時候,才知道她有多不通理。

她一點不像當奶奶的人,不知道疼孫女,不知道讓她去的目的何在。

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等著女婿喊她吃飯才起床;女兒回到家,立馬把孩子給女兒,也不去做飯。

女婿做的話,她就會說,她娃上班累成啥了,應該歇歇。

而且她說的話不容反駁,稍微忤逆她的話,就甩臉子不吃飯,甚至會把孫女扔在床上,離家出走。

看娃也不上心,自己感冒咳嗽了,不願吃藥,把三個月的孫女傳染了,咳成肺炎,縣醫院、市醫院折騰了將近一個月,花了一萬多,對孩子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外孫女病好之後,女兒再也沒有讓她婆婆過來,看她實在艱難,我沒辦法,只好讓打工的老伴回來看外孫女。

那時,我就在想,當初我怎麼就沒有好好去打聽打聽,了解了解親家母的為人?

7

我們和女兒女婿一起到他家後,一路上全修了水泥路,但仍能看出之前的溝溝坎坎、彎彎繞繞。

可以想像出,這裡18年前真是個十足的不毛之地。

如今回望,如果回到原點,我會在女兒嫁人前,多聽聽她的意見,多接觸接觸親家,了解了解將成為女婿的人,有一個什麼樣的原生家庭。

決不能憑自己的直覺,決定孩子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