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聽後簡直不敢相信,我們辛辛苦苦安排的相親,就因為這樣一件小事而功虧一簣。我心裡既失望又生氣,覺得兒子實在是太不懂事了。
於是,我決定再次拉下面子,向親戚朋友求助,希望能為兒子找到合適的對象。
幸運的是,我的一個好親戚再次伸出了援手,說有一個認識的家庭想要介紹他們的女兒給我兒子。我心裡既感激又緊張,擔心兒子再次因為自己的小氣而錯過機會。
我特意找到兒子,跟他談了很久,試圖讓他理解,在尋找伴侶的過程中,慷慨大方是必要的美德,特別是在相親這樣的場合。
然而,就在我以為兒子已經接受了我的意見,願意在下一次相親時改變自己的行為時,事情再次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轉折。
據我後來才知道的情況,兒子和那位姑娘見面時,初步交流還算順利。但當他們一起吃飯時,兒子又一次表現出了他的摳門。
這一次,他不僅沒有主動承擔起飯錢,反而在帳單來時,直接表示希望對方女士承擔吃飯的費用。
這種行為立即冷卻了原本還算不錯的氣氛,姑娘顯然對此感到不滿和失望。飯局結束後,她很快表達了不希望繼續深入交往的意向。
當我得知這一切後,我幾乎是氣炸了。我拉下面子,不惜求助於親戚朋友,希望能為兒子鋪平道路,而他卻一次又一次地因為同樣的問題,讓機會溜走。我感到前所未有的失望和憤怒,這不僅僅是因為兒子的行為,更因為他似乎沒有意識到自己行為的嚴重性和後果。
這次,我決定不再保持沉默。我找到兒子,直接了當地指出他的問題:「你這是在做什麼?!你連最基本的禮貌都做不到,怎麼可能贏得別人的尊重和喜歡?!因為你的小氣,我們家在親戚朋友面前都抬不起頭來了!」
兒子的反應仍然是冷淡和固執。「我就是這樣的人,我不覺得自己有什麼錯。我不想為了取悅別人而改變自己。」
我們之間的爭吵越來越激烈,每句話都像是在深化我們之間的裂痕。我開始質疑,我是不是真的了解自己的兒子,而兒子是否真的理解這個世界的運行規則。這場爭執不僅是關於金錢的分歧,更是關於價值觀、人生觀的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