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幕後:李雪健不想演,為報恩參演,孫松成意外之喜

2022-04-24     昀澤     14227

1992年,在春晚的舞台上,毛阿敏用一首《渴望》,艷壓一眾香港歌手。

這首歌就是電視劇《渴望》的片尾曲,在當時非常火,就連86版《西遊記》都被壓在腳下。

但很少人知道,《渴望》是一部被逼出來的電視劇。

《渴望》幕後:李雪健不想演,為報恩參演,孫松成意外之喜

1989年,鄭曉龍接到了一個任務,面對當下對電視劇的需求量驟增,需要趕緊製作出一部電視劇,為明年做準備。

之後,鄭曉龍便給魯曉威打了一個電話,要求他立即放下手上的工作,前往北京拍攝一部緊急的電視劇。

聽到鄭曉龍的電話,魯曉威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便急忙趕回北京。

預定拍攝的時間,不到三個月,劇本都還沒有,鄭曉龍急忙將編劇李曉明、作家王朔、《十月》雜誌副主編鄭萬隆等文化名人召集,在一起開始探討劇本。

《渴望》幕後:李雪健不想演,為報恩參演,孫松成意外之喜

一群大佬坐在一起就開始討論,他們首先定位主角是女性,要不然拍老爺們誰愛看啊,而且這個女性,還要具有真善美,歷經磨難後再成長。

他們從一個「夫妻收養棄兒」的新聞中得到靈感,構思了故事的開始。有了故事概括,就交給了李曉明。

當李曉明一邊創作時,魯曉威就開始搭建劇組找演員了。當年的電視劇普遍都是走室內場景劇,在室內搭景,這樣的成本就很低。

本身在那個年代,資金就很緊張,拍電視劇的資金沒有那麼多,他們只能想盡辦法去縮減開銷。

為了能夠找到合適的地方搭建場地,魯曉威找到了香山腳下的兩個籃球場,花費了120萬去改造,最後搭建成功,將其設置為片場。

因為資金缺乏,製片主任還非常摳,每個人的伙食費只有5元,劇組的待遇都一樣,沒有什麼演員大小之分。

《渴望》幕後:李雪健不想演,為報恩參演,孫松成意外之喜

因為摳門,製片主任還被劇組的人紛紛吐槽,畢竟環境保障不上,伙食又差。雖然條件很艱苦,但那時的演員,在演戲上都會傾盡全力。

因為環境惡劣的問題,冬天要拍夏天的戲份時,因為沒有取暖設備,這讓演員們都凍得不行,最後只能用暖水袋。

李雪健那時,用暖水袋還被燙傷了肚子,冒出了一圈水泡。

資金極度緊張,還是完成了這部劇的拍攝,更是鑄就了經典。

《渴望》幕後:李雪健不想演,為報恩參演,孫松成意外之喜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