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成長是一種責任丨人物

2021-11-26     昀澤     25227

華晨宇:成長是一種責任丨人物

新京報文娛×新京報動新聞聯合出品

在華晨宇身上,你很難尋覓到三十而立的「世故」感。穿著白色毛衣的他,稍顯侷促地和第一次見面的記者熱絡寒暄;聊到開心的事,眼睛會笑彎成月牙,神情里閃爍著光芒。這種沒有被歲月洗刷的少年隨性,從11月26日即將首演的「2021火星演唱會」上也可見一斑。摩天輪、神樹、鮮花、巨鹿、木馬、軟科幻……每一個元素都滿足著天馬行空、無拘無束的天真想像。

但在孤獨星球的縫隙之中,我們依然能窺探到生活的些許斑駁——他似乎開始學習接納煙火氣,放空對世界「大愛」的探討,甚至將鮮活卻瑣碎的「小愛」記錄到自我狂歡的音樂創作中,生成了一張突破華晨宇過往風格的全新專輯。據悉,這張專輯將在演唱會上進行首唱,預計明年正式和大家見面。

那,剝離掉一切光環,如今31歲的華晨宇是否真的已經走出「自我」,恍然「入世」?答案並非肯定。華晨宇更願意將「工作」和「自我」兩者的成長剖析、分離。他向新京報記者回憶起自己剛入行的時候,有人曾問過他,等老了之後,是否還會按照自己的方式活著?出道八年,他的答案並未改變,他真誠地笑了笑,「那時我就覺得,當自己成為一個老爺爺的時候,還有現在的狀態,就挺好的。」

華晨宇:成長是一種責任丨人物

華晨宇希望,當自己成了老爺爺時,依然能保持現在的狀態。受訪者供圖

演唱會

沒有距離感,歡迎歌迷「回家」

這是一場不屬於地球的演唱會。

地點選擇在逃離北方寒冬的海口,那裡有一家充滿電影感和科幻感,交融東方之美與西方藝術的奇幻樂園。在未來的幾天,這裡將被紅色的夢幻花海鋪滿,由鋼琴、樹屋、旋轉木馬作為星星點綴;夜晚,摩天輪、過山車、霓虹燈在夜晚交相輝映。來到這裡的歌迷,可落腳於「火星驛站」(休閒區)、「火星能量站」(美食區)、「火星俱樂部」(娛樂區),每個人將仿佛置身於外太空之中。

但這樣天馬行空的演唱會,出現在華晨宇的世界中,一切就似乎變得合理起來。

華晨宇:成長是一種責任丨人物

2019年的華晨宇火星演唱會,就已經突破了舞台的架構。

2019年,華晨宇的火星演唱會就突破常規舞台架構,由數十組機械組成,打造了空中雲梯、海上燈塔、星空長廊、未來斗獸場等在地球從未看到過的場景。那場演唱會結束後,華晨宇便開始計劃如何真正帶歌迷「回到火星」——在這場每年相約的「火星人」聚會中,歌手和歌迷不需要距離感。大家圍在一起,像回家一樣,有吃、有喝、有玩,甚至倒一杯啤酒,隨意聊聊天,完全處於很放鬆的狀態。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