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倒不是害怕晶晶知道實情會離他們而去,而是擔心年幼的她自卑。
然而,在晶晶的成長過程中,總有好事者忍不住提上一嘴。每每遇到這種情況,晶晶總是第一時間跑去問他們。他們也總是心疼地將晶晶摟在懷裡,跟她說:「你就是我們的親生孩子,永遠都是。」
不管經歷多少風吹雨打,一家三口就這樣幸福地生活著,該有多好呢?只可惜,天有不測風雲,祁春蘭已經時日不多。她最大的願望就是親口向晶晶道出實情。
祁春蘭的一言一詞都讓晶晶覺得雲里霧裡的。雖然每句話晶晶都聽懂了,但是當所有的話連在一起組成一個殘酷的事實,讓晶晶一時懵了圈。
對晶晶的任何反應,夫妻倆已經做足了心理準備。可令他們意想不到的是,晶晶在經歷短暫的沉默後,說出口的第一句話不是刨根究底地追問,也不是大哭大鬧的發泄,而是說:「你們就是我的父母。」
正所謂未生而養,百世難還。如字面意思,這句話說的是養父母把孩子撫養長大,大恩大德此生無以為報,只能用永世來報答。小小年紀的晶晶就已經參透了這個理。這也預示了生父母來認親時,晶晶的選擇。
祁春蘭將實情告訴晶晶後,沒多久,便毫無遺憾地撒手人寰。幸福的三口之家變成了相依為命的父女倆。
雖然父女倆對祁春蘭的病情有所心理準備,但真正到了生離死別的那一刻,父女倆還是崩潰了,終日陷在悲傷中。
祁春蘭去世時,剛好是晶晶中考的關鍵時刻。肖崇陽意識到不能再這樣沉淪下去了,於是他振作精神,每天既當爹又當媽地照顧晶晶。經歷喪母之痛的晶晶在父親的鼓舞下,踐行母親的遺言:好好學習。
從小就是優等生的晶晶沒有讓父母失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湖北省首批重點高中—孝感一中。
2005年,十年寒窗苦讀,晶晶拿到了夢寐以求的211、985高校華中農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晶晶拿到通知書後喜極而泣,第一時間告訴了父親。父女倆欣喜若狂,立即跑去了祁春蘭的墓地,告訴她這個天大的喜訊。
祁春蘭在九泉之下,看到父女倆過得還算不錯,晶晶還考上了重點大學,想必也能安心了。
親生父母來認親
晶晶上大學,需要一筆不菲的費用。這些年,家裡的花銷全靠肖崇陽扛煤氣罐承擔,隨著他年紀增大,干體力活也越發力不從心了。晶晶看到父親的辛勞,懂事地開始了勤工儉學。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有些人的大學生活是吃喝玩樂,而晶晶的大學生活除了無止盡的學習就是勤工儉學。
累並快樂著,晶晶的努力有了回報。本科畢業時,她被華中農業大學保送為預防獸醫專業的研究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