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給兒媳買房買車,還幫兒媳帶大兩個小孩,卻還是遭兒媳嫌棄
*註:文中人名皆為化名
我叫李秀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退休老人,今年 59 歲了。
我有一個兒子,叫姚兆鵬,他在城裡工作,已經結婚了,有了兩個孩子。
我的兒媳婦叫張曉琳,是一個城裡姑娘,獨生女,從小就嬌生慣養的。
她嫁過來時,我們想著,曉琳剛加入我們這樣的普通家庭,可能會有很多不適應。
所以我們總是儘可能地照顧她,幫她分擔。
張曉琳和兆鵬結婚後不久,就生了一對可愛的雙胞胎。
我和老伴歡喜得不得了,把兩個小傢伙當成了心頭肉。
為了讓他們小兩口能夠安心工作,我主動提出幫他們帶孩子。
白天,我和老伴就圍著這兩個小傢伙轉,雖然累,但看著孩子們一天天長大,我們心裡都樂開了花。
張曉琳是個事業心很強的女人,生了孩子沒多久就回到了工作崗位上。
她工作努力,收入也越來越高,我和老伴都為她感到驕傲。
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孩子們一天一天長大,我發現張曉琳對我們老兩口的態度,也漸漸發生了變化。
為了讓張曉琳和兆鵬生活得更舒適,我拿出了自己的積蓄,在同一小區,幫他們買了新房子,又給他們買了車子。
我想,這樣他們上下班就更方便,也就能更安心地工作了。
可是,我沒想到的是,這些舉動並沒有讓張曉琳感到感激,反而讓她變得更加挑剔和不滿。
有一次,我在喂孩子吃飯時,不小心把飯粒掉在了桌子上。
張曉琳看到後,當場就沉下了臉,數落起我來。
她說我不夠細心,不適合照顧孩子,把她的孩子帶的不夠聰明伶俐。
我聽了心裡非常難受,但還是忍了下來,畢竟她是我的兒媳,我不想讓家庭矛盾升級。
可是,我的忍讓,並沒有讓張曉琳的抱怨停止。
她開始嫌棄我做的飯菜不合口味,嫌棄家裡不夠整潔,甚至嫌棄我和老伴的教育方式落後。
每一次的嫌棄都像一根根針,深深地刺在我的心上。
我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做錯了什麼?
是不是我的付出都是徒勞的?我這樣為她做牛做馬,出錢了力,為什麼她總是不知足?
這些疑問讓我夜不能寐,心情也越來越沉重。
有一天,兒子對我說:「媽,你別難過了。曉琳她就是這樣的人,你不要放在心上。
她其實也不是故意的,她只是從小嬌生慣養,不太會體諒別人。你不要和她計較了。」
我說:「我也不想不計較,她是你的媳婦,也是我的兒媳婦。可是,我對她那麼好,她怎麼能這樣對我呢?」
兆鵬說:「媽,你別這樣說。曉琳她也有她的優點,她很漂亮,也很聰明。
她只是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感情。你多給她一些時間,她會慢慢改變的。」
我無奈地點點頭,儘量不和張曉琳發生衝突。
我還是像以前一樣,每天一早就過來幫他們帶孩子、做家務、做飯。
我也儘量不和她說話,免得惹她不高興。
未完待续,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nextpage}但是我的心裡還是很難過。我覺得自己在這個家裡沒有地位,沒有尊嚴。
直到有一天,我發生了一件意外。
那天,我在廚房裡做飯,突然覺得頭暈目眩,倒在了地上。
我不知道自己昏迷了多久,當我醒來的時候,我發現自己躺在醫院的病床上。
兒子和兒媳婦都在我的身邊。他們看起來很著急,很擔心。
兒子對我說:「媽,你終於醒了。你可把我們嚇壞了。你知道嗎?你得了急性腦梗,差點就救不回來了。」
我說:「我怎麼會得腦梗呢?我平時身體很好啊。」
兒子說:「醫生說你是因為勞累過度,加上心情不好,才會得腦梗的。媽,你以後不要再這樣了。你要多休息,要開心一點。」
我說:「我知道了。我以後會注意的。」
兒媳婦也對我說:「媽,對不起。我以前對你不好,是我不對。我不應該嫌棄你,不應該對你發脾氣。
你不知道,你住院後,我自己帶了兩天孩子,才知道做家務和帶孩子原來那麼累、那麼難。
你為我們做了那麼多事情,我應該感激你,應該對你好一點,我太對不起你了。」
我說:「沒關係。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我也有不對的地方。我以後會儘量改的。」
從那以後,我的兒媳婦對我好了很多。她不再嫌棄我,不再對我發脾氣。
她開始主動幫我做家務,幫我帶孩子。
她也開始關心我的身體,還經常會陪我去醫院做檢查。
我很感動,也很開心。我覺得自己的付出終於得到了回報,我和兒媳婦之間的關係,也變得更加親密了。
婆媳之間的關係,是需要雙方共同努力維護的。
如果只有一方付出,而另一方卻不懂得珍惜,那麼這種關係是不會長久的。
只有雙方都能夠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尊重,才能夠建立起一個和諧美滿的家庭。
願天下所有的婆媳都能夠和睦相處,幸福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