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那時兩人也並不著急,他們每天埋頭看片、專心排練,相信未來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未曾想,兩人以優異的成績風光畢業後,等待他們的,卻是理想被現實碾壓的漫長寒冬。
剛畢業的那三年,張頌文跑了800多個劇組試戲,卻屢遭碰壁。同樣屢試屢敗,又屢敗屢試的,還有周一圍。
有一次,周一圍拉張頌文去試戲,為了省車錢,周一圍信誓旦旦「很近,走走就到了」,結果兩人走了一個多小時,硬生生走了13公里。
更堵心的是,他們可能連試的機會都沒有,一眼不合,兩人就被某導演貼上「侏儒」、「香腸嘴」的標籤,掃地出局。
無人問津的日子,張頌文就經常騎著摩托,拉著周一圍去附近的小區看人。
一人一個冰淇淋,往路邊的長凳一坐,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張頌文開始分析每個人背後的故事,周一圍就靜靜地聽。
冰淇淋吃完,騎上摩托回家,第二天,接著跑劇組。
等春天,周一圍熬了三年。
2004年,他終於當上了海岩劇《陽光像花一樣綻放》的男一號,迎來第一縷春光。
但張頌文的寒冬卻無比漫長,長到他不敢奢望春暖花開。
曾經的廣東十佳導遊,混到連房租都交不起,為了省錢,他搬到了北京效區住。
零下21度,沒有暖氣,他對抗寒冷的辦法是,把報紙平鋪在衣服里,再裹上外套,相當於多穿了一件保暖內衣。
睡覺時,用紙箱套住頭,塞進枕頭,只留幾個孔呼吸。
周一圍每次跑劇組,都不忘給張頌文打廣告「我有個哥們叫張頌文,他是個好演員」,但是沒有任何回應。
周一圍篤定「他是金子,會閃光的」。
其實最煎熬的,是在無盡的黑夜裡,卻不知道什麼時候天亮。哪怕是知道二十年後天會亮,可能日子也沒那麼難過。
但是周一圍知道,張頌文一直在學習,一直在等天亮那天。
不管有沒有戲拍,張頌文都從沒停止過觀察生活,關於表演,他們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
在朱丹眼裡他們是可怕的「戲痴」。
周一圍天天看電影,張頌文天天研究劇本,兩人隔三差五通話聊戲,每次電話粥一煲就是四五個小時,被朱丹笑著吐槽「是在談戀愛嗎!」
2019年,《風中有朵雨做的雲》公映,張頌文這塊金子終於被看到;2023年,《狂飆》徹底火了張頌文。
這段默默守護了二十多年的友情,也浮出水面,成為了大家羨慕的「神仙友情」。
03 一切都會有辦法
周一圍和張頌文這對「難兄難弟」的成名路,被大眾稱之為「大器晚成」。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