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視劇《浪漫滿屋》
韓國最火的政治劇、偶像劇可都是美國先有的,但是韓國發揚光大了,出師了。在政府層面,韓國向來是一個總統一個政府,但是文化立國戰略卻被很好地延續下來,盧武鉉提出「創意韓國」,朴槿惠提出「豐富文化」。韓國人發現,文化產業看不見、摸不著,卻非常賺錢,每100美元的文化出口,就會帶動412美元的產品出口,靠著文化輸出,韓國已經成為和美國並駕齊驅的文化大國,讓人驚訝不已。
韓國電視劇《冬日戀歌》
2002年,韓劇《冬日戀歌》播出,確定了韓國偶像劇「絕症、失憶、車禍」的套路,在那時颳起一陣韓流,2002年正好是日韓交惡最嚴重的一年,網絡罵戰非常激烈,但這部電視劇在日本播出後,甚至讓日本人放下了成見,和韓國人握手言和,真是奇觀。據說安倍晉三的妻子,就非常崇拜《冬日戀歌》的男主角裴勇俊,天天逼著安倍晉三吃韓國料理。
裴勇俊,是日本人最喜歡的韓國明星
韓國的文化走向世界絕非偶然,而是全國力量的支持。成體系的韓國偶像團體,都是一些唱跳俱佳的俊男美女,在見慣了大明星的日韓可能沒那麼容易大火,但在發展中國家,比如東南亞各國、西亞各國,那簡直是粉絲收割機,其中氪金最多的國家是阿聯。
在韓國觀看演唱會的阿聯女性
韓國市場太小,僧多粥少,就逼著偶像團體變著花樣搞才藝,質量蹭蹭上漲。2016年,中國頒布「限韓令」,韓流產業失去了最大的市場之一,開始轉向西方,繞開好萊塢和傳統電視巨頭,走的是在線視頻網站的道路,比如油管、網飛。韓國電視劇用好萊塢的標準模式,加上韓劇的皮囊,就打造出了大量爆款,一本萬利。
雖然中國禁止韓國文化以官方渠道進入中國市場,但是韓國影響力仍然無處不在,不管是電影電視劇,還是韓星,在青少年中依舊影響力巨大,不少中國女大學生就以「韓國女團」作為審美標準。但如前文所說,韓國偶像之路是一條血淚之路,成功的永遠是少數。
韓流之所以能夠暢行國際,最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韓國文化是貼了韓國皮的歐美流行文化,從生產到發行,完全一致,再加上韓國膚白貌美大長腿的俊男美女們,無往不利。中國作為一個14億人口的超大型國家,卻沒有韓國這般的文化影響力,根子還是在於我們不能像韓國這樣通過附屬於歐美文化打開路子,我們需要建立的是自己的文化體系和話語權,這是一條漫長的征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