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六斤的母親
而楊六斤的人生才剛開始沒多久,就迎來了數不盡的苦難。
楊六斤符合苦大仇深的貧下中農的一切條件。
從懂事開始,他就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勞動生涯。
跟在楊母的後面拔草,和村裡的小夥伴們上山打柴。
大山裡的孩子
雖然吃的儘是些沒營養的飯食,但這也沒有耽誤楊六斤健康成長。
需要注意的是,這裡的「健康」僅僅是指身體——
楊母因為楊父的去世,脾氣變得越發暴躁起來。
雖然沒有發展到對楊六斤拳打腳踢,但冷漠忽視卻是常有的事。
所以楊六斤的懂事並不僅僅只是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這其中還暗藏著他期望楊母能開心、喜歡自己的願景。
然而可惜的是,楊六斤的懂事並沒有換回楊母的回頭:楊母最後還是抱著年幼的弟弟,選擇了離家出走。
楊六斤及其母親
世界在楊六斤的眼裡,就是村頭到村尾熟悉的一草一木。
他所接觸過的人,不過是自己的父母還有爺爺奶奶。
所以當楊母不告而別之後,他並不能真正理解這份離別到底意味著什麼。
他只知道從那天起,自己的媽媽就不要他了。
楊六斤不敢大哭大鬧,因為家裡還有年邁的爺爺奶奶等著他來照顧。
那時的楊六斤不過六歲,早起幹活,外出務農田,跌跌撞撞愣是支撐起了這個早已破碎的家。
至少家還在,這是楊六斤最大的慶幸。
上天顯然是存心和楊六斤過不去了。
楊六斤
僅僅一年之隔,他的慶幸也終化作為一片虛影。
爺爺在下田幹活時不小心摔了一跤,還沒等到送至醫院救治便離世了。
而接連經受打擊的奶奶,也在一個月後因病去世。
這下楊六斤,徹頭徹尾變成了一個孤兒。
有人冷眼旁觀,有人力所能及
當已經改嫁的楊母在得知爺爺奶奶去世後,她再一次選擇了冷眼旁觀。
新的家庭並無餘力再撫養一個孩子,也無法放任她回來照顧楊六斤。
楊六斤的母親
別說寄人籬下,此時的楊六斤就連一個安身之所都無法保證。
而血濃於水的母親都作出如此選擇,就更別提其他遠房親戚了。
自打出生到這個世界上的那一刻起,楊六斤感受最多的就是這個世界的嚴酷。
只有童年裡片刻的歡愉,能給楊六斤帶來了一點點溫暖。
可如今,連這點為數不多的溫暖和親情也沒有了。
好在堂哥楊取林並沒有任由老天對楊六斤的肆意剝奪。
楊六斤的堂哥楊取林
他將楊六斤接到自己身邊,將其安置在沒人住的老宅中,並每年開出五百元的生活費。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