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眼時間也過去了八年了,很多人都在關心這兩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之後,又過著怎樣的生活,有著怎樣的人生呢?他們有沒有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呢?
下鄉支教
當年的事跡早就已經告一段落,但兩個人的精彩人生依然在繼續,而且讓人們欣慰的是,他們依然在做著有意義的事情,柳艷兵在大學學的是土木工程專業,他多了一項愛好,那就是每年假期的時候都會到貧困地區去支教。
比如說大一的時候,柳艷兵便沒有回家,而是跑到了廣東省河源市連平縣隆街鎮隆河村小學當支教老師,一聽說這件事情,又有記者前去採訪柳艷兵,而柳艷兵面對記者的鏡頭顯得十分羞澀。
他對記者說,自己沒想那麼多,只是聽說有這麼個公益活動的機會就自願來了。而說起為什麼要這麼做,他表示,自己當年受傷之後有很多好心人來幫助自己,自己非常感激,所以希望用自己的力量繼續回報社會,來感謝當年那些幫助過自己的人。
柳艷兵沒有說太多自己的見義勇為事跡,反而借這個機會說了不少關於支教的事情。
他說:「以前在我眼裡,廣東是個經濟發達的省份,不會有什麼貧窮的地方。可是等到我自己去了那裡,我才認識到,不論在哪一個省,都會有貧窮的鄉村,都有需要幫助的人們。這次經歷讓我接觸了很多不同性格、不同遭遇的人,有些故事讓我心酸,我希望社會可以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注;也希望更多的人加入支教隊伍,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
柳艷兵一直是一個心存感激的人,在南昌大學的新生演講上,柳艷兵還特意說過,自己會用自己全部的力量來回報那些來自全社會的善意,這讓人非常感動,其實當年明明是他救下了那麼多的人,而現在反而是他一心想著再次去回報社會。
可柳艷兵覺得,這只不過是遵循自己內心的選擇,自己既然接受到了善意,就應該報答。
在大學裡,柳艷兵的生活每天都十分充實,他一邊學習自己喜歡的專業,一邊也熱心於各種公益事業,支教成為了他最常做的事情,這些年跟隨著支教團隊,他走遍了祖國的每一個角落。
他非常驕傲地對記者說:自己從前在家裡也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小皇帝,但是隨著這一年又一年的支教,自己現在已經學會了做飯,縫衣服,照顧孩子,可以說成了個多面手了。
記者聽到他這麼有幹勁,也為他高興。
柳艷兵和自己教過的那些孩子,一直都有很深的感情,他最初去的那個村子,有的孩子已經上初中了,但還是經常和他打電話,他時刻都關注著這些孩子的進展,他也加入了不少的公益組織,盡心盡力的為這些孩子們的未來考慮。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