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春節前夕,河南洛陽發生了一樁大案,經過警方查證,村民方興慶有走私文物的重大嫌疑。
這可把方家人嚇壞了,一群警察衝進門就帶走了人,他們一頭霧水,方興慶一輩子清清白白,怎麼會犯罪呢?
我國明令禁止走私文物,這可不是小事,搞不好就要面臨5年至10年不等的刑罰,若是情節嚴重,恐怕餘生都要在鐵柵欄內度過。
審訊室內的方興慶有些迷糊,他說道:「我只是一個仿製青銅器的匠人,在集市上都當工藝品賣了,也告訴了顧客都是仿製品。」
警方核實後確實沒問題,方興慶這才知道,原來前段時間一位顧客從他手裡購買了一批青銅器,結果轉身他就聯繫了境外買家。
他抱著僥倖心理準備從上海出發,沒曾想過安檢時被抓獲了,他慌慌張張的說道:「這些都是假的!假的!」
經過專家的鑑定,這批青銅器確實是仿造的,只不過工藝令人敬佩,若不是仔細觀察,很難分辨出真偽。
弄清楚事情的來龍去脈後,方興慶完好無損的回到了家,這次經歷也讓他的名聲四起,吸引來了不少學徒。
自此之後,還是常常有人舉報煙澗村的方興慶在「造假」,但警方卻連連擺手:沒辦法,他沒違法。
殊不知,方興慶這個樸實無華的農村老漢,竟憑藉一己之力,帶領著全村人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1.6億。
他是如何做到「以假亂真」的呢?又是如何與青銅器結緣的?
煙澗村享有「世界高仿古銅器第一村」的美譽,無論是各個朝代的文物,方興慶及其村民們都能打造的「以假亂真」。
整個村子裡共有3500餘名村民,而鑄造青銅器的人員就有近2000人,遠遠超過了村子總人口的一半。
經由煙澗村鑄造的青銅器已經被20多家博物館收藏,甚至遠銷海內外,在德日美等國家更是供不應求的「上等寶物」。
這些成就都離不開方興慶的鑄銅手藝,若不是他年少時的熱愛與堅持,也不會有今日的「青銅第一村」。
方興慶出生於1942年,在那個年代,百姓們還過著食不果腹的苦日子,為了討一口吃的,誰也不敢有一日懈怠。
方家人也不例外,為了生計不辭勞苦,年幼的方興慶看著父母勞累,心中也很不是滋味,但凡能幫上忙的,他絕不拖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