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站在她身邊的一位男士,名叫張宇,考編多年,這樣的場景仿佛看到過許多次。
和孫芸一樣,張宇也是一個大齡考生,面臨35歲的關口,備考的緊迫讓他感到無比壓抑。
張宇出身農村,十幾年前參加高考時,為了避免志願填報與他人衝突,果斷選擇了當時出了名好就業的熱門專業——土木工程。
誰能想到當時萬人追捧的專業卻成了如今的「天坑」。
上大學時,他曾經憧憬有朝一日自己可以站在工地上,拿著施工圖指點江山。
他以為自己可以坐在辦公室里吹著空調畫設計圖,隨意經手就是上百萬的項目。
但是事實卻狠狠打了他的臉。
這些年的新聞中,土木專業的辛苦大家看在眼裡。
無論是「9小時完成一座火車站的改造工程」還是「589米長的四車道立交橋夜間8小時拆除」,都讓局外人望而卻步。
2022年末,一則名叫「土木工程老哥逃離工地的辦法」的熱搜衝擊著全國人民的認知。
土木工程再也不是那個出了名好就業、待遇好的好專業,而是以高強度的工作和百般刁難的管理聞名的「天坑」。
曾經自視甚高的張宇也難免感到失望。
這些年他進過國企施工單位,也來過初創小房企,然而這些崗位都不能讓他如意。
「土木都是坑,房企是小坑,施工單位是大坑!」
21年年初張宇進入了一家中型房企,入職前對方信誓旦旦地對他說,如果能力強的話在第二個項目會升職工程部經理。
30多歲仍舊混跡基層的焦慮讓張宇昏了頭腦,義無反顧地選擇前往離家120多公里的單位工作,再次踏上了工地。
然而這段經歷仍舊以失敗告終。
2021年9月,疫情以及一系列問題導致房企接連爆雷,張宇也沒能倖免於難,他雖然躲過了裁員仍舊沒能逃過降薪。
當白紙黑字的「降薪2000」擺在他面前時,他果斷選擇了離職。
就這樣,機緣巧合之下,張宇也無奈地成為了一名大齡考生,加入了考編大軍。
「宇宙的盡頭是考公考編,還有考研......」
戲謔的語氣難掩他內心的惆悵。
接連不斷的打擊和看不到希望的工作前景讓他日夜難寐,生活在焦慮當中。
於是從2022年開始,他也加入了考公、考編的大軍。
剛接觸考編的張宇著實嚇了一跳,社會壓力巨大,大批量的考生一頭扎進考編這個「無底洞」。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