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不僅有大學生,還有各種私企員工,甚至是全職寶媽。
考編難度逐年遞增,有的部門崗位報考人數與招聘人數的比例甚至達到了1000:1。
「為了一個鐵飯碗,多少人前仆後繼......」
2023年1月,這是張宇參加的第4次編制考試。
連續的挫敗讓張宇失去了一開始的勝券在握,而是變得小心翼翼,他不敢告訴朋友自己還在堅持考編。
他找了一份工作,平時的工作不忙,他會在休息間隙看看網課。
有次同事好心來找他搭話,他怕被發現立刻把播放這網課的頁面息屏。
用張宇的話來講,學習就像做賊一樣,要偷偷摸摸的。
幾年的備考十分艱難,他幾乎無時無刻不帶著耳機、做筆記的本子。
晚上回了家等到家人都睡去了自己在回到書房看網課,有時甚至學到兩三點。
2023年,這是他第4次備考,他報名了一個鄉鎮崗位。
「焦慮,非常焦慮。書都翻了兩三年了,但是有時候看了還是會忘記,有時會生理性地抗拒,可能進入疲倦期了吧......」
張宇的語氣中透露著無奈。
他沒日沒夜的刷題、上課,大年三十仍舊堅持著這種狀態。
「以前人們都嘲笑范進中舉,可我現在卻很羨慕范進。」
4
2022年年初,孫芸終於拿到了護理資格證書,她覺得自己距離成功近在咫尺,然而現實又給她潑了一盆冷水。
「今年事業編不招衛生系統,只要教育系統......」
當孫芸得知這個噩耗時,愣在了原地。因為這表示她半年以來的努力都付之東流。
正如我們所說的,考編是千軍萬馬過獨木橋,無時無刻都有可能出意外情況,打亂考生的計劃。
然而此時孫芸剛過了35歲生日,如果今年再不考上,她將與自己的夢想擦肩而過。
即便她願意委身去醫院做合同工,人家也只接受30周歲以下的人,也就是說如果今年孫芸不考上,她將毫無退路。
「我只有一次機會了」
孫芸時刻準備背水一戰,她把周圍市縣能報的專業都報了一遍。
年齡像一把利劍懸在自己的頭上,她感到前無所有的危機感。
近些年來許多大齡考生不停趕赴考場的新聞不絕於耳,甚至有人5年考了30多次。
張宇也在為自己的前程而奔走著,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他再次失利,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其他崗位。
他退而求其次,不再局限於自己周圍的市縣,就連比較偏遠的地區也在他的考慮範圍之內。
為了成功、為了前程,他們只好不擇手段。
努力終究會有回報,孫芸和張宇都深信這一點。
2022年7月底,孫芸奔走了三個地區考試,輾轉了兩個縣,高強度的趕考讓她身心俱疲。
最終她在一場涉及解剖和生理的考試中意外地獲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終於得到了自己夢寐以求的崗位。
有時候幸福來的真的很突然。
孫芸仿佛脫離了「苦海」,她也終於得到了家裡人的尊敬,曾經稱呼她為「打爛零工」的公婆甚至要給她買一輛車。
35歲的考編人仿佛真的停靠在安全的碼頭,「上岸」了。
然而考上編制並不代表一帆風順,在職場上他們還有許多艱苦和限制,從來沒有一條路是充滿了光鮮和愉悅。
職場上永遠是鮮花與荊棘共存。
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奮鬥、對抗焦慮的過程。孫芸和張宇永遠在奔赴幸福的路上。
而那些大齡考編人的故事,仍在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