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2024-07-08     緣分     21779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另外,即便日本在道路修築以及使用上多麼小心,也難免會有需要修補的地方。日本對於瀝青道路的修補與我國的修補辦法也是不同的:日本的瀝青公路出現了破損,它們不會對那一片進行修補,而是直接在原有的道路上重新鋪蓋一層瀝青。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這其實還是因為日本的面積小,經濟足以修復整段瀝青公路。對於我國來說,經濟方面是不允許這麼乾的,所以只能進行修修補補。

相比較日本在1878年就開始鋪設瀝青公路,我國1988年才開始鋪設第一條瀝青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就是滬嘉高速。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各方面的發展都需要錢,然而當時我國的經濟情況並不好。所以在修路時,使用的材料基本都是水泥。

隨著在水泥路上行駛的車輛越來越多,水泥路在日復一日的碾壓和日曬雨淋下,越來越破。後來,我國經濟水平得到提升後,我國也開始使用瀝青修築公路。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如今,我國每年要用掉10億噸石油,作為石油副產物的瀝青產量更是年年增加,我國公路80%以上都是瀝青路,雖然日本公路90%以上是瀝青路,但這並不代表我們的公路不如他們。

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我國新建的公路中,高速公路普遍採用瀝青路面。原因是為了避免因為使用水泥道路導致道路不耐用,經常修補,影響交通。而在一些容易出現滑坡泥石流的山區,水泥路則是首選。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所以,雖然我國公路經常翻修,但是這並不能代表我國的修路技術不行。我國的修路技術反而在全球都處於領先地位。

我國960萬平方公里的國土上,公路里程就達到513.57公里,總里程數是日本的10倍!而且,我國國土廣袤,地形多樣,在修築到路過程中自然要克服各種各樣的問題。有這麼多修路經驗的中國,沒有理由在道路修築技術上輸於日本。

我國修築的高速公路的質量是遠遠領先於日本的。 截至2020年年底,我國公路總里程519.81萬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6.1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在修築高速公路時,我國道路工程師們雖然遇到了不少難題,但是他們都一個個克服了。我國的高速公路在他們的努力下通往全國各地,將千家萬戶連接起來。

在修建第一條滬嘉高速時,因為上海地區的地面是軟土土質,為了防止地面不過分沉降,工程師們想出了一個絕妙的點子,那就是用發電廠的粉煤灰代替混凝土來提高路基強度,這是中國人的智慧。

絕非技術不如人!為什麼我們公路經常翻修,而日本卻常年如新?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高速公路不僅修築在各大城市之間,為了實現共同富裕,全面消滅貧困,高速公路更是深入到了各種艱難險阻的地區,為當地經濟發展帶來了貢獻。

相信隨著日後的發展,我國的高速公路網將會鋪得越來越廣,人們的出行也會更加方便,而中國的公路質量也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而越來越強硬。

一條條公路溝通了我國所有城市、鄉村、家家戶戶,城市道路上大大小小的補丁是我們的國家自從成立以來一步步發展的見證,它證明了中國在逐漸變得強大,中國的經濟在不斷發展,中國人民的生活在慢慢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