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濤這個名字,或許對部分人來說還有些陌生。
從鋼鐵工人到實力派演員,李洪濤的人生道路曲折而勵志。
他用執著的熱忱和精湛的演技,在演藝道路上一步步開疆拓土,最終成為人們口中的"金牌配角"。
與此同時,他對家庭的重視和用心經營,也令人敬佩。
藝路起步階段的掙扎
1964年,李洪濤出生於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父母都是鐵路工人,一輩子操勞卻沒什麼大的追求。
李洪濤從小就顯露出對表演的濃厚興趣,高中畢業後沒考上大學,在父母的安排下進入鐵路局當了6年體力工。
儘管過著普通人的生活,但李洪濤對表演的夢想從未消減。
在父母的支持下,他報考了山東大學和山東藝術學院音樂系,雖然一次次碰壁,但並沒有放棄。
後來他四處打聽,終於找到一位老師,跟著老人家學習了表演的基本功。
1987年,中央戲劇學院來青島招生,李洪濤抓住這個機會,經過層層考核最終被錄取。
不過由於通知書無心卻差點讓他與夢校失之交臂,好在最終還是如願以償進入了戲劇系。
李洪濤當時已是23歲的"老大哥",但他並沒有就此放慢腳步,反而更加勤奮用功。
戲劇科班的嚴格訓練
進入中央戲劇學院後,李洪濤所在的87級是由中戲和北京人民藝術劇院聯合舉辦的實驗班,可謂是人才薈萃之地。
這個班級的要求極為嚴格,無論是基本功訓練、理論學習,還是實踐課程,對學生的要求都是最高標準。
他們的班主任是人藝的資深演員蘇民,負責把關整個班級的教學質量。
和李洪濤同班的,還有後來在影視圈赫赫有名的一眾演員,如胡軍、何冰、徐帆、江珊等。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