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看《錯位》的時候,看到了一個問題:「成年之後,富家子弟與窮人家的孩子,哪一個更容易被騙?」
答案是窮人家的孩子,因為富人家的孩子從小就有人想騙他們,等他們長大早已身經百戰,而窮人家的孩子沒有類似的經歷,故而更容易上當。
看到柔妃與皇后對子女的態度,我很快就聯想到了那個問題,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有異曲同工之處。
同樣是生活在權利的爭鬥場上,可出身寒門的蕭柔對於權利的渴望遠超上官玥,甚至超過了對子女的愛。
一朝得道,雞犬升天,越沒有得到過就越害怕失去,就越是渴求。
01
蕭柔掌管督察司期間收受賄賂,遭到群臣彈劾,被皇帝打入了大牢。
她知道自己唯一翻身的機會只有李誠稱帝,為了讓自己能夠成功翻身,她將主意全都打到了華樂的身上。
她給了華樂兩條路,一條是讓她遠離權利中心,選擇息事寧人開始新生活,另一個條則是鋌而走險、博得一線生機。
蕭柔給了華樂兩條路,可她卻一直在渲染第二條路,話里話外都在暗示華樂應該選擇第二條,應該搏一線生機。
她對華樂說,讓她去刺殺李川,殺死了李川,李明便只有李誠這一個兒子,只能由他繼承皇位,到時候她這個母親也能讓放出來。
天真的華樂真的將蕭柔的話當成了解題之法,可她卻不知,這些話里藏著蕭柔對她最深的算計。
蕭柔讓華樂去殺李川,並不是覺得她能殺死李川,而是想要華樂成為殺死李川得背鍋之人,有了背鍋之人,其他世家才會出手暗殺太子。
到時候,太子一死,華樂背鍋,李誠登基,她蕭柔便是太后。
一個女兒便換來了皇位、太后之位,真是一筆划算的買賣。
02
李誠被李明毒死之後,蕭柔一個巴掌就扇到了華樂的臉上,怪死的那個人為什麼不是她?
如果你以為她是重男輕女,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她誰都不看重,只看誰能給她帶來權利,穩住她的地位。
李誠死了之後,蕭乾帶來了一個與李誠長相相似的人,在看到假李誠的那一刻起,她的眼淚便止住了,立馬就權衡好了利弊。
她說,躺著的不是誠兒,她說,冒牌的李誠才是她的兒子,她說,李誠的屍體會是他們的把柄……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