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不拍對不起中國老百姓和歷史

2024-09-09     影墨     4565

Mtime:為了拍攝《里斯本丸沉沒》採訪了多少人?

方勵:我們一共採訪了150多個家庭,到今天為止,還有120多個希望和願意接受採訪的盟軍家庭沒有採訪。所以原來我們是想做一個數字紀念館,因為電影裝不下了,目前如果說我們把它拍成一個系列的資料片的話,至少10集。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不拍對不起中國老百姓和歷史

Mtime:電影中有一段採訪中你落淚了,你對攝影師說遇難者與弟弟的感情讓你想到了自己的經歷。還記得那次採訪嗎?

方勵:當時是採訪Richard Penny的兩個侄子,他弟弟的兩個兒子,大兒子的名字就用了他大伯的名字。Richard Penny當年22歲,寫了一封信,就在我眼前,這麼一個小條子。當時香港的戰俘營的日軍看守允許他們給家人寫信,不超過100字,而且他全部是用大寫字母寫的,因為他弟弟不到5歲,所以你想他為什麼很觸動我。

一個大哥把家人託付給自己家裡唯一的男人,不到5歲,這是他的絕筆。關鍵這個孩子長大以後,他的爸爸媽媽把這個信交給他,告訴他這是你哥哥當年留給你的最後一封信。

你想想看,尤其是我看到這封信上還有1974年的記錄,有時候他買菜買東西臨時記的,這封信在他錢包里放了40年,你就想想這個兄弟情有多深。

一個不到5歲的孩子,最後長大以後爸爸媽媽給他的信,告訴他這是你大哥給你留下的最後一封信,你想想那情感。因為我自己是有兄弟的,我太明白了。和我特殊時期的經歷也有相似之處,長兄如父,我的兄弟比我小8歲,他的兄弟比他十小了17歲……所以它會觸動我。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不拍對不起中國老百姓和歷史

Mtime:《里斯本丸沉沒》有計劃在海外上映嗎?

方勵:我們是剛剛開始的接觸,電影要在不同地方放映,得有發行商去接盤。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談定任何一家。當然現在這個電影不好賣的,他非常不好賣。

它雖然是個大電影,現在是商業時代啊,商業片充斥著院線,它在無論如何還是講了中國人民的英勇和義舉,西方的語境包括媒體不是那麼友好的,你怎麼看這段歷史?誰能為歷史背書?就是這些親歷者和後人能講述的,會不會形成爭議,我也不知道。

至少當年的日本政府是否認的。所以今天比如說我也可以提到,日本的山形國際紀錄片電影節根本都不接,回都不回復我,對不對?其實這些敏感度我們自己都知道的,所以我在呼籲我們中國的觀眾,這是發生在中國咱家裡的中國故事,我們大家發聲唄。因為這個真的假的紀錄片是不表達評論的,大家自己看。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不拍對不起中國老百姓和歷史

Mtime:作為電影人,是否有計劃將里斯本丸的故事拍成故事片?

方勵:管虎導演現在在拍東極島,也是用歷史事件改編的一個故事片,我哪有精力說未來。管虎導演去年4月還專門帶著他的團隊來看我的紀錄片,他們都很喜歡。

故事片是聚焦在幾個主要的人物身上的,而紀錄片是完全碎片式的,然後構成一段真實歷史。它們不一樣,創作的規律也不一樣。當然我希望管虎導演的《東極島》就像他的《八佰》一樣,一段真實的歷史,能夠有觸動人的人物和劇情,那就是管虎導演的使命。

Mtime:電影中的那段歷史距離現在已經比較遙遠,它對當代的年輕人是否還有意義?

方勵:我覺得對我們的年輕人來講,看看今天的世界太平嗎?俄烏戰爭、巴以衝突,然後我們家門口台海的緊張局勢,南海的緊張局勢,如果說我要想給我們年輕的觀眾輸送一點信息,這個電影帶給大家的是什麼?

《里斯本丸沉沒》導演方勵:不拍對不起中國老百姓和歷史

知不知道在和平時期我們身邊的親人,我們所愛的父母親、家人、戀人有多珍貴,和平多有價值。我們活在今天的時候,不要忘了我們的歷史,隨時都有可能飛來橫禍,所以當我們還活在現實的和平時期的時候,珍惜我們的情感,珍惜我們的親人,珍惜我們的所愛。

我覺得最有意義的就是你們看看裡面的這些老人,當年都是孩子,比我們今天的年輕人還要小,等自己的爸爸,還有你看剛剛新婚戀人天各一方,從此命運把他們拋到生死兩別,都是可能發生我們身邊的。所以我覺得我們看到戰爭的慘烈,才會覺得和平特別珍貴,特別重要。

編輯: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