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極島漁民先後救起384名戰俘,他們在島上短暫休養之後,就被日軍再度帶走,僅有3名發高燒的戰俘被漁民藏起來。最終,這三名英軍被秘密護送到重慶,里斯本丸號沉沒事件才得以公布於眾。
中國漁民的善舉,不僅拯救了384名落水者,也給這起悲劇事件留下真相的種子。今後有關里斯本丸號沉船事件的審判、新聞報道、書籍撰寫、以及電影《里斯本丸沉沒》的製作,都是由此而起。
東極東極島漁民林阿根(中),影片拍攝時,唯一在世的里斯本丸海難救援者
《里斯本丸沉沒》的導演方勵,不僅僅是一位的電影人。他和老搭檔韓寒一樣,屬於「六邊形戰士」,在多個領域有突出成就。方勵作為電影人,製作過《後會無期》《萬物生長》《斷·橋》等眾多叫好又叫座的影片;他作為地球物理學者,推出過深海無人電動作業機器人等技術。
方勵聽到里斯本丸號沉船事件之後,他具備的電影人的敏銳洞察力,以及科學家的旺盛求知慾都被激發。方勵以往的工作,電影和科技的分工涇渭分明,這一次將他的兩大強項結合,成就了一部具有寶貴歷史價值的紀錄片《里斯本丸沉沒》。
《里斯本丸沉沒》以劇情電影的敘事手法和製作規模來呈現,帶來引人入勝的節奏。影片122分鐘的時長,幕後是方勵帶領團隊耗時8年的奔波忙碌。
2016年,方勵第一次動用了搜索船隻和技術人員,在東極島海域進行搜索作業,歷時10天,沒有找到沉船。2017年9月,方勵擴大搜索海域範圍,團隊利用聲納技術,終於獲得準確的海底船隻的三維影像,確認和里斯本丸的圖紙完全相同。
2018年,方勵率隊遠赴英國採訪沉船事件的英軍倖存者,他在當地多份報紙刊登廣告尋人,奔赴英國各地與倖存者和他們的後代會面。如今在世的倖存者不僅人數稀少,而且普遍年齡在90歲以上。方勵知道自己在和時間賽跑,海難的倖存者時日不多。
受訪者回憶那段慘痛的歲月,聲音顫抖、眼神恐懼,觀眾可以直觀感受到,這份恐懼伴隨著倖存者的一生。《里斯本丸沉沒》記錄下他們的回憶,是沉船事件的寶貴證言,也是方勵為歷史真相留下的證據。
方勵孤注一擲拍電影
截至9月9日,公映四天的《里斯本丸沉沒》,內地票房299萬元。
第三方購票平台預測,影片票房大概會落在570萬元水準線。這對於一部投資不菲、全國發行的院線電影而言,市場環境舉步維艱。
方勵在製作《里斯本丸沉沒》後期的過程中,資金出現斷鏈。他不得不出售自家房產來填補資金窟窿。他表示,紀錄片的製作和其它商業片別無二致,都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