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華英,死刑!
這個罪惡昭彰的人販子終於得了應得的判決,而這一切,都要感謝楊妞花,那個當庭跪下懇求判處死刑的女孩。
01
5歲那年,楊妞花家隔壁搬來了一個好心的大伯母,她經常會上家裡來借一些鍋碗,歸還時,還會給妞花和姐姐帶來一些糖果和零食。
有一天,父母出門了,大伯母來答應帶她買毛線簽子,毫無戒心的妞花就這樣出了門,再也沒有回來。
後來,大伯母變得很壞,不允許她哭,一哭就拳打腳踢,也不給飯吃,餓極了才會給口剩飯。
沒過多久,有個人將她帶到了邯鄲一戶奶奶家。
奶奶又老又凶,家裡還有一個殘疾的兒子,妞花知道自己人販子拐賣了。
老奶奶總是安排妞花干很多的活,一邊還在旁邊嘀咕,現在養著你,將來你可要好好照顧你的養父。
奶奶神神叨叨的樣子讓妞花感到害怕,再加上村上的人還會對著她閒言閒語,說奶奶將她買來,就是為了給養父做老婆的。
一想到養父看她時,那別有深意的眼神,楊妞花就想回家。
可是家在哪裡呢?
楊妞花被拐時還太小,她只記得家中有塊田,站在田埂邊,能看到很多野生的百合花,她是最喜歡和姐姐一起摘百合。
那時候,母親總是跟在後面笑,頭上小巧的銀色梳子,在陽光下閃閃發光,楊妞花的記憶太朦朧。
到了該上學的年紀,楊妞花跟著村裡的孩子一起上學去了。
她很聰明,成績也很好,可沒過多久,村裡的女人告訴奶奶:你這個女伢,心思太活,一旦有了文化,那還能拴得住嗎?
奶奶說什麼也不讓楊妞花去上學,她就這樣輟學了。
沒有書念,整天待在家裡,眼前數不盡的農活,再加上養父日益奇怪的眼神,楊妞花受不了了,她乾脆收拾東西,和同村的小夥伴一起出去打工了。
那一年,楊妞花不過13歲。
一個沒有文憑的未成年小女孩,能有什麼像樣的工作,無非是一些社會最底層的體力活兒,自己體重不過才60斤,卻要搬動100斤一袋的白糖。
生活的不幸,沒有壓垮楊妞花,還讓她遇到了一個好男人,組建了一個幸福的小家庭。
可楊妞花從沒有忘記過自己的親生父母,她一直在想,為何自己被拐賣,父母卻從來沒有找過她?難道是已經把她遺忘了嗎?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