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喜歡老房子,也喜歡從老房子去探索當時的生活方式。
以三合院來說就是房間比較小,公共間很大,像客廳、餐廳、院子這些,都是給家人聚在一起的地方,而且每個房間都朝院子開了窗,大家一探頭,就能看到彼此,家庭關系很緊密,現在的房子幾乎找不到這樣的設計。
我覺得這樣很好,而且三合院沒有樓層,也沒有樓梯,比較適合老人家和小朋友活動,年齡跨度不受限制。
所以我決定保留這座三合院的格局,包括它的隔間大小、門窗寬度都沒有動,除非已經很殘破的墻面,才會疊加新的建材上去。
從門外進來會先看到整個前院,這座三合院的格局不像傳統的這麼方正,它右邊的房舍比左邊長,這也是我特別喜歡這里的原因。
大厝的正廳就是客廳,外面下雨的話,一家人就在客廳聊天、休息。
客廳左右兩邊都是臥房,我一共設計4間。以前的臥房裡沒有廁所,只有一間在外面,全家共用,並不符合現在的生活需求。
所以我把後巷的空間拿來利用,做成衛浴,同時也有採光可以照進房裡,流通性也更好。
左邊比較短的房舍,是單間游戲室,另外也有一些樂器,有時會有老師來教小朋友,可以學習也可以玩樂。
右邊的房舍規劃出廚房、餐廳、書房。
以前的廚房很封閉,也跟男尊女卑有關系,會認為廚房是女生去的地方,所以就做得比較陰暗,但我想要廚房有穿透感。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