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保留原本的灶台,它的磁磚本來都掉了,我們重新修補,除了上面改成新式的爐台,其他結構都沒動。
墻面我做出大片的落地窗,在側面也開出一個圓形的玻璃,視線可以看出去。我跟太太很常一起煮咖啡,廚房是我們最喜歡的空間。
餐廳我放了張圓桌,一家人圍著吃飯,很有「家」的感覺。
修復老房子,不一定全部都要用老的傢俱,室內的部分,因為保留舊有的磨石子地板、鐵窗、木窗,所以我用皮的沙發、混搭歐式的燈,或是藤編的小物件去營造新舊融合的復古時髦感。
我很喜歡老物件,尤其是1950、1960年代的東西,老舊的電視、早期的製冰機、顯微鏡、中藥櫃,都是我的收藏。
我大學畢業後就出外創業了,十年來都在外地,後來結婚有了孩子,讓我越來越重視家庭關系:家人就是要住在一起。
我兒子很好動,我爸爸就在院子旁幫他做一個溜滑梯,祖孫兩個很常在一起玩。
家裡還有一些毽子、陀螺,小時候我們玩的玩具,我也都留下來,大家會在院子裡一起玩,而不是整天拿著手機上網。
現在我們全家住在裡面,感覺回到小時候,我跟我爸說,我想要留住這份美好的記憶,我想要讓我的孩子、他的孫子,以後長大了,還知道爺爺奶奶那個年代的生活方式。
老房子不是只有被拆除的命運,老房子也可以經過改造,符合現代的居住需求,留住老房子就是留住根、留住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