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 |天天
編輯 |南楓
見過鄧超頂流時的樣子,才會對如今的鄧超感到錯愕。
鄧超的新電影《勝券在握》我看了,本以為是王者歸來,沒想到竟然如此平淡無聊,甚至就連鄧超的演技也早已沒有了當初的天賦。
珠玉在前,有《揚名立萬》原班底支撐,《勝券在握》在宣傳上可謂耗盡了功夫。
然而,點映上了整整5天,主創各地商演,票房在有周末的加持下,竟然才將將1000萬。
這,難道就是金雞影帝的實力?
豆瓣評論區,也非常真實。
大部分熱評說得都比較到位,看得出來這些網友確實是抱有期望,想要支持萬合天宜或者鄧超的,效果卻與期待的落差極大。
「推進突兀、整體顯得太平」,「劇情虛空、節奏拖沓、人物轉變生硬」,還有「演員毫無台詞感、勉強及格、網大既視感」等等。
我覺得都比較客觀,果然沒有流量明星,影視劇作品的評論區還是可以公正且和平的。
當然,原本電影從製作到演員陣容,也都不算是業內一線。
不可否認的是,是鄧超的出現,給《勝券在握》鍍了一層金。
如果沒有鄧超,這部電影原本不會有這麼高的商業價值。
但,我要說的是,鄧超或許再也不是曾經的超哥了。
在我心裡,曾經的鄧超,永遠是娛樂圈不可多得的「天才」。
16歲,鄧超考入江西藝術職業學院話劇班,從此,命運的齒輪開始轉動。
3年後,他報考了北電和中戲,兩所學校都被錄取,他選擇了中戲,對於自己熱愛的東西,鄧超是願意付出一切的。
大二開始,鄧超愛上了話劇,此時,無論是正劇還是話劇,他都可以手到擒來了。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