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2024-12-15     影墨     3045

《我是刑警》是一部重案實錄刑偵大劇,由於和偉領銜主演,還有眾多實力演員。

人性的陰暗和扭曲,究竟是為什麼?

這是秦川在審問完鄧興榮之後,在離開良城的路上發出的感慨。他心裡悶得難受,久久無法平靜。

《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他早已經不是初出茅廬的小警員,經歷了那麼多的案子,他依舊有一顆赤子之心,沒有變得麻木。

但也有了很強的情緒管理能力,這是審問時候需要的專業素養,但面對常興榮,他還是失控了。

這非常罕見,要知道上一次審問犯人的時候情緒失控,還是二十多年前還在西山分局的時候。

《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西山煤礦案中,宋小軍在證據確鑿之後,開始坦白交代之前,將一杯酒倒在了地上,致敬死去的共犯陳小冬。

這個舉動激怒了當時的秦川,直接上前將宋小軍的盒飯打翻在地。

而這一次他扣下了鄧興榮的牛奶,就放在他的面前,卻保持他永遠碰不到的距離,讓他只能看著。

《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這些年秦川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審問犯人都會帶上麵包和牛奶。

之所以這麼做,不是因為大發慈悲,而是因為審問的目的是取證,是突破犯人的心理防線,讓他交代出全部事實。

有了完整的口供,完整的證據鏈,才能把案子訴出去,這才是目的,而不是審判他,那是法院的工作。

《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而人或者動物在飢餓的時候,都會有較強的攻擊性和對抗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不利於審訊的。

反而是吃飽之後,血液都到了肚子裡,反應會遲緩一些,對抗情緒也會減弱,心理防備也會降低,這時候更好突破。

秦川對著常興榮發泄完情緒之後,也意識到了自己失態,所以沒有繼續留在審問室,而是轉身離開。

那麼常興榮刺激到秦川的點究竟什麼呢?其實就是他看起來已經俯首認罪,實際上還在做試探。

《我是刑警》:直到秦川動怒,才明白良城案常興榮,為何只對護士和小女孩後悔

他一直反覆追問,這個事情會不會影響到自己的兒子,實際上要的不是一個答案,而是想做交易。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