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發行維度,針對不同類型的電影,今年日本動畫電影的發行模式有進一步細化的趨勢。
比如根據藤本樹漫畫《暮然回首》改編的同名電影、宮崎駿的《哈爾的移動城堡》以及即將上映的《名偵探柯南:迷宮的十字路》都是在全國藝術電影放映聯盟發行和放映。藝聯發行的影片因其長線放映的模式、差異化內容的投放以及與商業院線不同的排片策略,為這些經典老片或是小眾佳片,提供更加良好的放映環境以及提升其票房收益。
以後怎麼賣?
今年上映的電影《排球少年!!:垃圾場決戰》中登場過的西谷夕角色的吧唧(徽章),在二手平台上被炒到7.2萬元一枚,僅從這一個案例中不難看出二次元市場仍有極大地消費潛力。
2024年不僅是日本動畫電影井噴的一年,也是被二次元同好稱為「穀子經濟」的文化消費現象火熱的一年。
穀子是goods的音譯,通常包含漫畫、動畫、遊戲等Ip的周邊商品,而穀子經濟則可以理解為二次元文化周邊經濟。穀子經濟的出圈,展現出年輕人對二次元、潮玩等周邊衍生品的消費需求在持續上升。根據艾媒諮詢統計數據現實,今年穀子經濟的市場規模達到1689億,且有持續上漲的態勢。
今年的日本動畫電影的主要受眾人群為20-24歲的女性消費者,而穀子經濟的主要消費群體為12-22歲,包含大學生、中學生和部分小學生,且在性別比例上女性遠高於男性。
如何能夠搭上穀子經濟的順風車,使其能夠促進引進日本動畫電影的票房和收益,或許是在「引進潮」即將十周年時,一個需要積極應對的新課題。
這兩年的日本動畫電影的發行過程當中,「特典文化」的逐漸傳播,其實便是對穀子經濟的一種回應。
如《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上映期間,片方為電影製作了7種特殊票根,策劃了一些特殊觀影場為觀眾發放周邊,這種類似於盲盒性質的周邊,激發了觀眾的收集欲,同時也能為電影的票房助力。類似的還有《數碼寶貝02:最初的召喚》上映時推出的對戰卡牌,同樣引發了大家的討論和收集交換。
今年更為出圈的周邊來自於《哈爾的移動城堡》,據說票根卡面有超過20種,創造了國內特殊票根之最。
在探索新的營銷宣傳方式,將更多潛在觀眾發掘出來的同時,日本動畫電影還需要繼續堅持更為積極精準的選片策略,將在中國內地有影響力的日本原創動畫作品、IP動漫改編的動畫電影更多的引進,內容的選擇更多元,也能更好的去滿足不同年齡、性別的觀眾群體的需要。
2024年的電影市場,好萊塢電影都面臨票房遇冷的難題,但進口片中的日本動畫電影卻越戰越勇,大有可作為之勢。
期待在明年能夠湧現出更多質量高、上映早、發行放映方式多樣的日本動畫電影,不僅能夠為中國電影市場的票房添磚加瓦,更能夠讓觀眾更多的走進影院,感受好電影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