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徐萌:做編劇,要有不慣著市場的勇氣

2024-12-22     影墨     3639

時代向前、體系升級,跟不上的就被留在原地。六年,陶維志翻山越嶺,常常四處碰壁、偶爾靈光乍現,不瘋魔不成活,總差臨門一腳。當真相最終降臨,他痛哭一場,悵然離去。「創作可以當『拾荒者』,撿拾不起眼的素材,再把它們生髮出來。」對於陶維志們來說,一樁大案就是一輩子,雖有未競之功,但他們的悲壯身影、執著靈魂在觀眾心裡定格了。

《我是刑警》徐萌:做編劇,要有不慣著市場的勇氣

編劇放不下的還有葉茂生,一個猝不及防就永別的角色。「寫完生子犧牲那場戲,我不願也不忍再看。」開播發布會,徐萌一見演員,淚水就止不住了。

一些根本來不及被看清樣貌、記住名字的角色,也常徘徊編劇心頭。在鐵軌邊一聲「站住」正欲盤查張克寒的鐵警、聽聞槍聲本能跑下樓梯的安保,「有時夜裡醒來我特別難過,會想他們此刻在哪兒」。對這群保護我們的人、對警察職業,徐萌有深沉敬重、亦有不安。「有的犧牲壯烈英勇,但也有的何其無妄。」所有這些真實的血肉、骨頭,她都想與觀眾和盤托出。

《我是刑警》徐萌:做編劇,要有不慣著市場的勇氣

劇本傾注真心,導演、演員、製片,創作鏈上層層遞進煉真心;螢屏外,觀眾也心有戚戚,「無盡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相關」。

劇里劇外,人心同頻共振,徐萌覺得做編劇值得,「寫劇本的出發點不是為個人宣洩,是對時代、對觀眾有話想說」——這部劇獻給16萬一線刑警,他們的付出,我們看在眼裡。這部劇也獻給觀眾,「或許為生活奔忙的人偶爾會嬉皮笑臉看似解構地面對一些事,但內心總有一塊很乾凈、很熱血的地方,它叫理想主義。」

文丨王彥

海報、劇照丨受訪者供圖

來源:文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