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我不做大哥好多年」程良、「搞事情搞事情搞事情」譚梓君、「梨樹情緣」羅曉純......這些角色劇情好的部分在:你可以改變他們的決定、性格甚至是命運,比如你可以提升或者降低譚梓君的「暴躁值」、你可以輔導程良的功課,在這款遊戲,你可以切實的改變這個你關心的角色的人生軌跡。
除了城市中的和人互動,我們還需要平衡金錢、心情和「信任」三項數值來完成各項活動。
金錢可以購買裝備——遊戲中包含「心愛」裝備和持有裝備兩類,「心愛」裝備功能強大格子有限,需要通過養成或物品來慢慢解鎖位置,而這些裝備都可以在雜貨店老闆處購買。
因為很長時間內金錢都十分緊張,建議除了每回合加三維的裝備,剩下最好等打折時玩一個小遊戲再買。
除了雜貨店,街機廳、商場等地都可以消耗金錢來換取屬性和心情——心情的作用,基本就是可以認為是最高性價比的養成方式必須消耗的內容,比如寫作業和操場鍛鍊都會降低心情。
比較特殊的是撿貝殼,成套之後可以做成每回合加成就的紀念品,也可以出售換錢。
還有放風箏——需要購買道具每年春天可以進行,這些限時活動和戀人的各類互動、後山探險、看電視一樣,一般都是可以獲得超額養成收益的。
滿滿的時代感和回憶
電視台放著超級女聲(遊戲中因為版權原因換了詞),報紙上寫著申奧成功的消息......從2001到2013,很多記憶從我的腦海中淡去,但又在《學生時代》被一幕幕喚起——這大概也是屬於製作組的,90後一代共同的青春與回憶。
在我不眠不休的玩了20多小時之後,最終踏上高考舞台的那一刻,一向嚴厲的班主任送別著每一位同學,一種已然成為習慣的「生活」就此作別......在這個瞬間,我意識到,我的學生時代結束了,我的《學生時代》(這一周目)也結束了。
那麼有哪些遺憾是你在曾經的那個「學生時代」沒有來得及完成的呢?
如果讓那個時期的我,帶著現在的心智回到小學,毫無疑問從智商到情商都可以大殺特殺,年少時那些不甚後悔的往事一一可以得到糾正,也能對那個心心念念的她說出埋藏心底多年的話語。
但隨著年齡的增長,我也慢慢的學會了接受來自生活的饋贈:被那些挫折和錯誤的選擇改變的人生,也是真實的、鮮活的生活,所以為了向前邁進,需要學會「羅曼羅蘭的英雄主義」——認識生活的真相後依然熱愛生活。
人生是一條沒法後悔的單行道列車,2013年,在「學生時代」故事結束的時間點,更多的故事還在發生著,你可以看到更多熟悉的景象,也會看到在未來因為你職業的選擇去到的不同的方向。
最重要的部分大概在於:不要後悔——就像《學生時代》中,無論你做出怎樣的選擇,那都是你的「人生觀」的一部分,那都是你想要活成的樣子。
最終在《學生時代》,可以重溫這一段記憶,可以去和林嘉宇、肖清雅這樣有趣的靈魂相知相戀,各種意義上,也真是一段快樂又溫暖的回憶呢!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學生時代專區
責任編輯:鐵板裡脊殲滅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