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地球」是太陽系外的一種類地行星,其體積處於太陽系內類地行星和氣態行星之間。這些行星的表面形態各異,峽谷、火山、隕石坑等都可能存在。多年來,科學家們在宇宙探索中發現了眾多「超級地球」
波蘭天文學家亞歷山大·沃爾茲森和戴爾·費雷歐有了重大發現。他們在距離太陽約2300光年的室女座毫秒脈衝星PSR 1257+12附近,找到了三顆行星。
其中最靠近的兩顆行星,質量約為地球的四倍,此發現開啟了人類探索系外行星的新篇章。
格利澤876d被科學家發現,它是已知質量較小的太陽系外行星之一。2006年,位於天蠍座的OGLE - 2005 - BLG - 390Lb和HD 6983b進入人們的視野,它們距離地球約21500光年。
2007年,格利澤581c被確定為第一顆可能適宜人類居住的類地行星,其質量約為地球的五倍,這使人們對尋找外星生命充滿期望。
2008年,人馬座的系外行星MOA - 2007 - BLG - 192Lb被探測到,它距離地球約3000光年。2009年,柯洛7b(COROT - 7b)引起了科學界的關注,它是第一顆被證實與地球密度較為接近的類地行星,白天溫度高達2000℃,夜晚則降至200℃,如此巨大的晝夜溫差令人驚嘆。2010年,格利澤581g(Gliese 581g)被發現。其直徑為地球的1.2至1.4倍,質量為地球的3.1至4.3倍,表面溫度在零下31℃至零下12℃之間,由岩石構成,可能有大氣和液態水,是與地球較為相似的系外行星。2011年,科學家在巨蟹座星群中發現了55 Cancri e行星,距離地球約4000光年。該行星表面布滿鑽石,體積是地球的兩倍,質量是地球的九倍,是首個被發現圍繞類似太陽恆星運行的鑽石行星,這一發現讓人們對宇宙中行星的多樣性有了新的認識。2012年,研究者發現了位於蛇夫座的GJ 1214b和繪架座的HD 40307b行星。GJ 1214b的表面四分之三被深海覆蓋,這是人類首次在太陽系外發現含有液態水的行星,儘管其溫度高達190℃。
HD 40307b的體積是地球的七倍。
2013年,科學家在開普勒62恆星周圍發現了五顆行星,半徑分別是地球的1.3、1.4、1.6和1.9倍。其中,開普勒62e和開普勒62f的表面可能由岩石或岩石與水冰組成,為行星的形成和演化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據。2015年,開普勒440b和開普勒452b相繼被發現。尤其是開普勒452b,位於天鵝座,距離地球約1400光年,是人類發現的首顆圍繞與太陽相似的恆星旋轉且與地球大小極為接近的行星。
科學家推測該行星可能擁有大氣層和流動水,因而被稱作「地球2.0」。
未完待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