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將他們隨機分成兩組,對照組不進行任何干預,實驗組則被要求每天食用30克核桃。經過六個月的觀察,研究人員發現有133名參與者食用核桃的時間超過100天。
結果表明,這部分青少年的紅細胞α - 亞麻酸水平稍有上升,注意力也有所提高,在注意缺陷多動症的青少年中表現得尤為明顯,他們在課堂上的專注力、記憶力、知覺和推理能力均有所增強。研究人員認為,持續六個月食用核桃對補腦確實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每周食用超過10個核桃可能有助於改善多動症症狀、持續注意力和流體智力,但對青少年大腦發育的影響並非特別顯著。
核桃中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成分對大腦健康有益,特別是其中的多不飽和脂肪酸α - 亞麻酸,能夠轉化為對大腦有益的DHA。
此外,核桃作為營養豐富的堅果,適量食用對中老年人和青少年均有諸多積極的健康益處。除了補腦作用外,常吃核桃還能帶來其他好處
就促進腸道健康而言,《營養學雜誌》曾開展過一項研究。研究人員對42名BMI超過24的30至65歲超重者進行了為期六周的隨機分組試驗。
結果顯示,食用全核桃的參與者腸道內的益生菌數量明顯增加,而對照組的變化則不顯著。這意味著核桃能夠有效促進腸道內益生菌的生長,進而改善腸道健康。
在降低糖尿病風險方面,一項調查研究發現,女性每月食用1至3次核桃、每周至少食用一次或每周至少食用兩次核桃的情況下,2型糖尿病的風險分別降低了4%、13%和24%。這是由於核桃中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有助於減輕胰島素抵抗,從而降低糖尿病的發生幾率。在延緩衰老方面,哈佛大學的研究人員對93340名成年人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調查,結果表明,食用核桃與全因死亡率及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死亡率呈負相關。這是因為核桃中的多酚具有強大的抗氧化特性,能夠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進而有助於延緩衰老。
此外,2024年11月18日,《Age and Ageing》期刊上發表的一項來自澳大利亞莫納什大學的研究顯示,經過四年的跟蹤調查,發現與不吃堅果的人相比,每天食用堅果的人在痴呆、殘疾和死亡的綜合風險上降低了23%。哈佛大學的類似研究也表明,每周食用2至4份核桃的人,其全因死亡率和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率分別降低了13%和4%,預期壽命可延長約一年。
然而,在日常生活中選擇堅果時,我們需要格外留神。有些堅果並不適宜食用,比如有哈喇味的堅果。
由於核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若儲存不當或放置時間過長,就可能變質並產生哈喇味。食用這類堅果可能引發腹瀉,嚴重時甚至會損害肝臟健康。
還有些堅果可能被塗抹了石蠟,某些不良商家為了讓堅果外觀更亮麗,會採取這種手段。若使用的石蠟純度不高,堅果可能會混入重金屬等有害物質,食用後會對健康構成威脅。
此外,霉變的堅果也絕對不能食用,受黃曲黴素污染的堅果會發霉,而黃曲黴素是一種強致癌物,其毒性遠超砒霜。
總之,核桃美味且益處眾多,適合中老年人適量食用。但我們在食用時必須注意控制攝入量,同時要避免食用存在問題的堅果,只有這樣,才能充分享受核桃帶來的健康福利。